百词典

《满江红 金台怀古》

时间: 2025-05-09 00:33:09

诗句

落照苍然,空掩映、荒台数尺。

忆当日、君臣之际,悲哉昌国。

七十二城如解箨,功成翻削英雄色。

读先生、一纸报燕书,为沾臆。

碣石畔,风萧瑟。

即墨下,牛腾掷。

笑安平奇计,儿童能识。

骑劫庸才何足道,可怜战血凝深碧。

问千金、马骨倩谁埋,邯郸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3:09

原文展示:

满江红 金台怀古
作者:曹贞吉 〔清代〕

落照苍然,空掩映荒台数尺。
忆当日君臣之际,悲哉昌国。
七十二城如解箨,功成翻削英雄色。
读先生一纸报燕书,为沾臆。
碣石畔,风萧瑟。
即墨下,牛腾掷。
笑安平奇计,儿童能识。
骑劫庸才何足道,可怜战血凝深碧。
问千金马骨倩谁埋,邯郸陌。


白话文翻译:

落日的余晖照在苍茫的天空上,映照着那荒凉的台地。
我回忆起当年君臣之间的情景,感到无比悲伤。
七十二座城池如同被剥离的箨叶,英雄们的功绩如今被削弱。
我读到一位先生的燕国书信,感慨万千。
在碣石的海边,风声萧瑟。
在即墨的海域,牛羊狂奔。
安平的奇计,连小孩都能识别。
那些骑劫的庸才又算得了什么,令人怜惜的是那战血凝结成深邃的碧色。
我想问,谁来埋葬那千金马骨,抑或是在邯郸的陌路上。


注释:

  • 苍然:指天空的颜色,形容落日时分的苍茫。
  • 荒台:指荒废的台地,象征历史的衰败。
  • 昌国:指盛世之国,怀念过去的繁荣。
  • 七十二城:指古代的城池,代表国家的疆域。
  • 解箨:比喻功成名就后被削弱的状态。
  • 碣石:位于今山东,是古代著名的地名。
  • 牛腾掷:形容战乱时的动乱景象。
  • 儿童能识:指安平之计的简单,反衬庸才的无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贞吉,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他的诗作多取材于历史事件,表现出对国家命运和英雄豪杰的深刻思考。其作品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满江红 金台怀古》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忆,表达了对盛世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惋惜,反映出社会对英雄人物的感慨与思考。

诗歌鉴赏:

《满江红 金台怀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词作。诗人在落日的余晖中,感受到历史的苍凉与沧桑,回忆起当年君臣之间的盛况,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悲伤。整首词通过对比,展现了历史的变化与英雄的没落。诗中提到的“七十二城如解箨”,不仅表现了国家的衰败,也隐含了对英雄们的同情与惋惜。

诗人通过对“安平奇计”的嘲讽,表达了对庸才的无奈与不满,同时也对历史的悲剧性进行反思。尤其是“问千金马骨倩谁埋”,更是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期盼。整首诗情感浓烈,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诗的开头描绘了落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
    • 通过怀念往昔的君臣之际,抒发对昌国的悲哀。
    • “七十二城如解箨”则是对国家衰败的强烈感慨。
    • 诗人读到燕国书信,心中感慨万千,进一步引出对历史的反思。
    • 碣石和即墨的描写,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
    • 对安平奇计的嘲讽,显示了对庸才的不屑和对英雄的怀念。
    • 最后,诗人以“千金马骨”的提问,表达了对历史命运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例如“七十二城如解箨”,通过比喻表现出国家的衰败。
    • 以“笑安平奇计,儿童能识”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庸才的无能。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感叹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没落,揭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密切关联,表达了对英雄的追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落照: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 荒台:代表历史的遗迹,感伤的情绪聚焦于历史的衰败。
    • 英雄:象征着国家的兴盛与力量,诗人对他们的怀念与惋惜。
    • 千金马骨:暗指历史上伟大人物的埋没,表现对历史的反思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满江红 金台怀古》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曹贞吉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七十二城”指的是?

    • A. 城市的兴盛
    • B. 国家衰败的象征
    • C. 人口的繁多
  3. “问千金马骨倩谁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 A. 对英雄的怀念
    • B. 对现实的嘲讽
    • C. 对战争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 《浪淘沙 幸得识君》——李煜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同样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与英雄的追忆,展现了对逝去盛世的深思。
  • 曹贞吉与李煜在对历史的反思中,都表现出对过往英雄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但风格上各具特色,曹贞吉更为豪放,李煜则显得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清代诗词选》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春别曲 春草 望阙台 早春 清明 春山夜月 思母 春雪 咏同心芙蓉 竹里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心字底的字 臼字旁的字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选贤与能 换防 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乐善好施 女字旁的字 龙盘虎拏 包含素的成语 弋字旁的字 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振冠 片席 存根 镸字旁的字 肚子 眉清目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