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1:32
虎气高秋,鸱夷遗恨,断送山塘七里。走马吹花,带歌声流水。酒醒处,付与黄昏一片镫火,满地飘零钿翠。步屧人归,总西风憔悴。倦追寻,画舸鱼龙队。中年近,早办登临泪。不见柳色苏台,换秋烟萧寺。坠疏钟月落城乌起。扁舟夜暗傍蒹葭舣。莫更向碎玉阑干,为伤高独倚。
在高秋的虎气中,鸱夷的遗恨已经断送了山塘七里。骑马走在花间,歌声伴着流水。酒醒时,留下黄昏的一片灯火,满地是飘零的钿翠。步履轻盈的人归来时,西风中总是憔悴的模样。疲惫追寻,画舸如鱼龙般的队列。中年已近,早已为登临而泪流满面。看不见的柳色映衬着苏台,只有秋烟在萧寺中飘荡。稀疏的钟声和明月落下,城外的乌鸦开始起飞。小舟在夜暗中停靠在芦苇旁。不要再向那碎玉般的阑干倾诉,唯有悲伤地独自倚靠。
郑文焯(1640年-1710年),字君昇,号梅溪,清代诗人,生于广东,文才出众,擅长诗词,作品以情感深刻和意境优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常融入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形成独特的诗风。
《拜星月慢》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致,表达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伤感。
《拜星月慢》是一首深具情感和意象丰富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开篇以“虎气高秋”引入,给人以清冷而壮丽的感觉,紧接着“鸱夷遗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忧伤。此处,诗人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紧密结合,仿佛在描绘一幅秋天的画卷,既有景的美丽,又有情的缠绵。
诗中丰富的意象,如“走马吹花”、“画舸鱼龙队”,展现出一种动感与活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入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中年近,早办登临泪”一句,直接点出人生的无奈与感伤,令人感同身受。结尾几句更是回归到夜色与孤独中,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词作结构严谨,意象交织,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虎气高秋”中,“虎气”主要象征什么?
A. 秋天的气候
B. 壮丽的景象
C. 个人情感
D. 以上皆是
“酒醒处,付与黄昏一片镫火”中“镫火”象征什么?
A. 温暖和希望
B. 悲伤的回忆
C. 失去的美好
D. 未来的迷茫
诗中提到的“画舸鱼龙队”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人生的追求与奋斗
B. 自然的壮丽景色
C. 过去的美好时光
D. 孤独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