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7:16
问斯何世,要漫天杀气,陶钧春物。犹有越王馀烈在,撑拄东南半壁。匣剑宵鸣,髦头夜陨,奇耻行当雪。风云变换,汉家多少人杰。追念羁旅江南,闲愁闲闷,岁岁随花发。诗笔纵横空自许,苦恨匈奴未灭。湖上新来,料应难见,堤柳鬖鬖发。甚时还与,举杯同庆华月。
这是什么时代?到处弥漫着杀气,春天的物象也被陶冶。越王的余烈依然存在,撑起了东南的一片天空。匣中的剑在夜晚鸣响,长发的英雄在夜空中陨落,奇耻大辱应当得到报复。风云变幻,汉朝有多少杰出的人物。我追忆在江南的漂泊,闲愁与闷恼,年年随着花开花落而生。诗笔虽在天上自由翱翔,却苦恼于匈奴尚未被消灭。湖上新来的景象,恐怕难再见到,堤边的柳树轻轻摇曳。何时才能与友人举杯共庆华美的月光?
王季思,近代诗人,以豪放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受传统文化熏陶,且常以历史为题材,情感真挚,风格独特。
此诗作于动荡的历史时期,作者借古咏今,表达人们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的情感抒发。
《念奴娇 次韵宛春作》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交织的诗。开篇即以“问斯何世”引入,显示出诗人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深切关注。诗中提到的“漫天杀气”,不仅是对战争的直接描写,也是对时代动荡的隐喻,表现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诗人通过“犹有越王馀烈在,撑拄东南半壁”的描写,表现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与尊敬,越王勾践的形象象征着坚韧与复兴的希望。而“匣剑宵鸣,髦头夜陨”,则通过意象的对比,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追忆自己在江南的漂泊生活,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岁岁随花发”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虽有豪情壮志,然而却因为国事未竟而感到无奈和痛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使得作品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与历史感。
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抒发了个人的理想与情感。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和平与团圆的渴望,展现出深沉的爱国情怀。
诗中提到的“越王”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匣剑宵鸣”中的“匣剑”象征什么?
诗人在追念的具体地点是?
以上是对《念奴娇 次韵宛春作》的全面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