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念奴娇(次韵张仲远,是日醉甚,逃席)》

时间: 2025-05-07 06:42:31

诗句

论思厌久,动莼鲈清兴,轻辞丹极。

佩玉腰金归故里,光照湖山秋色。

八座仪刑,九重尊宠,才大今词伯。

汉家豪俊,一时谁是勍敌。

三径旧日家声,华堂深稳处,频开瑶席。

春在壶中真自有,一境珠宫仙掖。

谭尘挥风,罚筹如猬,数困尊前客。

故应元放,举杯狂醉轻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2:31

原文展示:

《念奴娇(次韵张仲远,是日醉甚,逃席)》
作者:张纲 〔宋代〕

论思厌久,动莼鲈清兴,轻辞丹极。
佩玉腰金归故里,光照湖山秋色。
八座仪刑,九重尊宠,才大今词伯。
汉家豪俊,一时谁是勍敌。
三径旧日家声,华堂深稳处,频开瑶席。
春在壶中真自有,一境珠宫仙掖。
谭尘挥风,罚筹如猬,数困尊前客。
故应元放,举杯狂醉轻掷。

白话文翻译:

长久以来对思考感到厌倦,偶尔品尝莼菜和鲈鱼的清新兴致,轻易地辞别繁华。
佩戴着玉饰和金腰带,归乡时的光辉照耀着湖山的秋色。
八座的仪式,九重的尊贵,才华横溢的今天的词宗。
汉朝的豪杰,谁能与我相敌?
三径旁的旧家声,华堂深处频繁设宴。
春天在壶中自然存在,仿佛在珠宫的仙境之中。
谈笑之间,飞扬的尘土,赌筹像刺猬一样困扰着面前的客人。
想必像元放那样,举杯狂饮,轻松洒脱。

注释:

  • 莼鲈:莼菜和鲈鱼,指美味的食物,常用来表示清淡的饮食。
  • 佩玉腰金:佩戴玉饰和金饰,形容富贵。
  • 光照湖山秋色:形容归乡时的秋景美丽。
  • 八座仪刑,九重尊宠:形容仪式的隆重和尊贵的地位。
  • 华堂:富丽堂皇的大厅。
  • 壶中:比喻饮酒的地方,常用来指代快乐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纲(生卒年不详),字仲远,号东海,南宋时期的词人,风格豪放,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他的词作多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情风貌,具有较强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

《念奴娇》创作于宋代,作者在重重压力和繁忙的生活中寻求一种逃避与放松。诗中表达了对归乡和清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名流的思考。

诗歌鉴赏:

《念奴娇》是一首典型的豪放派词作,张纲在这首词中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对社交场合的反思,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头部分“论思厌久”便点明了作者内心的困惑与厌倦,接着通过对美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佩玉腰金归故里”则传达了对归乡的向往和对过去美好的追忆。在对汉家豪杰的提及中,诗人显示出自己的自信与不屈,暗示在当时的社会中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饮酒狂欢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春在壶中真自有”,更是强调了在简单生活中也能找到快乐。整体来看,这首词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反思,更是对时代风气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剖析,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属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论思厌久:表达了对思考的厌倦,暗示内心的疲惫。
  • 动莼鲈清兴,轻辞丹极:通过食物引发的清新兴致,带有轻松的告别情景。
  • 佩玉腰金归故里:表现归乡时的富贵与自信。
  • 光照湖山秋色:描绘美丽的秋景,象征归属感。
  • 八座仪刑,九重尊宠:强调社会地位与尊荣,映射人际关系的复杂。
  • 汉家豪俊,一时谁是勍敌:自信的表达,质疑对手。
  • 三径旧日家声,华堂深稳处,频开瑶席:展示旧日的家声与繁华的宴会场景。
  • 春在壶中真自有,一境珠宫仙掖:比喻生活中的快乐与美好。
  • 谭尘挥风,罚筹如猬:描写饮酒时的欢乐与无拘无束。
  • 故应元放,举杯狂醉轻掷:与元放同样,表现出洒脱的饮酒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在壶中”形象地比喻快乐在生活中。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主题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归乡和清新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繁华背后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莼鲈:象征着清淡和自然,代表理想的生活状态。
  • 秋色:象征着丰收和成熟,体现时光的流逝与美好回忆。
  • :象征着酒,代表欢愉与放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念奴娇》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纲
    • C) 杜甫
    • D)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莼鲈”指的是什么?

    • A) 鱼
    • B) 菜
    • C) 酒
    • D) 花
  3. “光照湖山秋色”中的“秋色”象征着什么?

    • A) 青春
    • B) 成熟
    • C) 逝去
    • D) 未来

答案:

  1. B) 张纲
  2. A) 鱼 和 B) 菜
  3. B) 成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 《如梦令》——李清照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以豪放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为主题,但更多地聚焦于历史的英雄情怀和个人的历史感,体现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学研究与评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李季良北归 五言答李师尚 别山诗 送僧绎 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 送李丞使宣州 寓言 仙女台(得仙字) 奉送袁高使君诏征赴行在,效曹刘体 重联句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足不僵 食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喉焦唇干 节开头的成语 纳屦踵决 页字旁的字 弗郁 哀莫大于心死 使才 卜字旁的字 交托 走弱 弃瑕 力字旁的字 罪恶贯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