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莎行 玉颊啼痕》

时间: 2025-08-01 04:36:20

诗句

粉结红冰,香消獭髓。

镜鸾影里人憔悴。

梨花带雨不禁愁,玉纤弹尽真珠泪。

恨锁春山,娇横秋水。

脸桃零落胭脂碎。

故将罗帕揾啼痕,寄情欲比相思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04:36:20

原文展示

踏莎行 玉颊啼痕
作者: 王国器 〔元代〕

粉结红冰,香消獭髓。
镜鸾影里人憔悴。
梨花带雨不禁愁,
玉纤弹尽真珠泪。
恨锁春山,娇横秋水。
脸桃零落胭脂碎。
故将罗帕揾啼痕,
寄情欲比相思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愁苦与思念。粉彩与红色的冰霜相结合,香气渐渐消散,仿佛心中失去的情感。镜子中她的身影显得憔悴,梨花在雨中显得愁苦,细腻的纤指弹尽了真珠般的泪水。她怨恨被春山锁住,娇媚的身影如同秋水般横流。脸上的桃花因忧愁而零落,胭脂也似乎碎了。她用手帕擦去泪痕,试图寄托情感在相思的字句中。

注释

  • 粉结红冰:粉色的妆容与红色的冰霜,象征美丽与脆弱。
  • 香消獭髓:香气消散,暗指美好的事物已逝。
  • 镜鸾影里人憔悴:镜子里映出自己憔悴的影子。
  • 梨花带雨:梨花在雨中,增添了愁苦的氛围。
  • 玉纤弹尽真珠泪:指用纤细的手指弹尽了眼泪,形象地表达了悲伤。
  • 恨锁春山:对春天景色的怨恨,因其无法解脱。
  • 娇横秋水:娇媚的身影如秋水一般。
  • 脸桃零落胭脂碎:比喻因愁苦而容颜憔悴,妆容也随之破碎。
  • 罗帕揾啼痕:用手帕擦拭眼泪,寄托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国器,元代诗人,生于元朝末年,生活在一个战乱与变革的时代。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传达内心的感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充满思念与愁苦的时刻,可能是由于作者对某位爱人的思念,或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那一时代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踏莎行 玉颊啼痕》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女子的内心愁苦和思念之情。开篇“粉结红冰,香消獭髓”,用色彩和香气的变化引入情感,展现了女子美丽的外表与内心的脆弱。接下来的“镜鸾影里人憔悴”更是将这一情感推向高潮,镜子中的影像映射出她的孤独与忧愁。

诗中“梨花带雨不禁愁”,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象征着女子的泪水与愁苦。梨花的雨水与她的眼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紧接着“玉纤弹尽真珠泪”,则传达了她内心的绝望与悲伤,仿佛每一滴泪水都是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助。

后面的“恨锁春山,娇横秋水”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怨恨。春天的美景锁住了她的心,而她的娇媚如同秋水般流淌,体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美感。最后两句“故将罗帕揾啼痕,寄情欲比相思字”,用手帕擦去泪痕,寄托了对思念的希望与无尽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整首词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也有对失去的惋惜,展示了王国器深厚的艺术修养与深切的情感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粉结红冰:描绘了女子妆容的美丽与脆弱。
  2. 香消獭髓:暗示美好事物的消逝。
  3. 镜鸾影里人憔悴:反映出女子的内心孤独。
  4. 梨花带雨不禁愁: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增添愁苦。
  5. 玉纤弹尽真珠泪:形象地表达了悲伤。
  6. 恨锁春山:对美好景色的无奈与怨恨。
  7. 娇横秋水:形容女子的娇媚,流露出美感。
  8. 脸桃零落胭脂碎:反映了愁苦对容颜的影响。
  9. 故将罗帕揾啼痕:用手帕寄托情感,表达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梨花带雨”象征愁苦。
  • 拟人:如“春山锁住”表达怨恨。
  • 对仗:整首词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无奈与思念,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孤独的感慨。通过丰富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女性内心的脆弱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梨花:象征纯洁与美丽,亦代表愁苦。
  • 真珠泪:泪水如珍珠般珍贵,象征着深情与悲伤。
  • 春山:象征美好而又无奈的事物,反映内心的矛盾。
  • 罗帕:手帕象征着对情感的寄托与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粉结红冰”象征了什么? A. 美丽与脆弱
    B. 忍耐与坚强
    C. 平静与安宁

  2. “梨花带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愁苦
    C. 无聊

  3. 诗人用什么东西来擦去泪痕? A. 纸巾
    B. 手帕
    C. 衣袖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王国器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愁苦,但王国器的作品更强调女子的内心感受,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情感的结合。王国器的细腻描写与李清照的豪放形成了鲜明对比,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国器研究》

相关查询

点绛唇 寒食 捣练子 春晓 云海亭 武康道中 三高堂 鸜鹆 偶成 湖堤晚行 病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嗔的词语有哪些 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百官 一壑一丘 螳臂当辙 淹忽 假惺惺 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进退失图 反犬旁的字 包含盼的成语 弹词 反文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强饭 瓜蔓 金字旁的字 落汤螃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