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3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30:38
秋夜赏桂
作者: 王宁
秋风吹天香,先著桂枝里。
更挹月露清,芬馥唤睡起。
揽衣夜未央,泉喧不入耳。
有来蕊珠仙,黄袂翠盖底。
岂无碧云腴,为君一启齿。
醉卧金粟间,绝胜佩兰芷。
秋风吹来阵阵桂花香,首先是在桂树的枝头上。
再吸一口明月的露水,芳香的气息唤醒了我沉沉的睡意。
披衣而起,夜色还未央,泉水的喧闹声却无法入耳。
有位仙子从花蕊中走来,身披黄袂,翠盖垂下。
难道没有碧云的丰腴吗?为你我愿意开口。
醉卧在金色的桂花间,绝对胜过佩兰和兰芷的芬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宁,唐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融入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语言优美,善于用意象表现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秋夜赏桂》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独自赏桂,感受夜晚的宁静与桂花的香气,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秋夜赏桂》是一首充满秋意与情感的诗歌。通过描绘桂花的香气与秋夜的景色,诗人展现了宁静的夜晚与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以“秋风吹天香”引入,生动地描绘了秋风与桂花的关系,渗透着对秋天的赞美。接着,诗人通过“更挹月露清”表达了在这清冷的夜晚,桂花的香气与月光的清辉交相辉映,令人心醉。
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感受到周围的泉水声却无法进入耳中,表现了一种超然的状态。诗人用“有来蕊珠仙”的意象引入一个美丽的仙子,象征着自然之美与人间的灵动。最后的“醉卧金粟间”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陶醉,强调了桂花的珍贵与独特。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巧妙,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秋夜的美景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人在自然中沉醉、思索的情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秋风吹天香”中的“香”指的是什么?
“醉卧金粟间”中“金粟”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蕊珠仙”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王宁的《秋夜赏桂》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通过夜晚的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思考,王宁更加注重自然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可帮助进一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