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3:45
阴洞日光薄,花开不及时。
当春无半树,经烧足空枝。
疏与香风会,细将泉影移。
此中人到少,开尽几人知。
春天的阳光透过阴霭显得微弱,花儿也开得迟缓。
等到春天过去,树上竟没有一半的花,烧尽的只剩下空枝。
稀疏的花朵与香风相会,细细的泉水影子在移动。
这里来的人很少,花开尽了又有几人知晓?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凋零与花的稀疏,隐喻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项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以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细腻。
《晚春花》创作于春季末尾,诗人在此时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与花的稀少,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春光易逝的感慨。
本诗以“阴洞日光薄”和“花开不及时”开篇,描绘了春天微弱的光线和花儿迟迟不开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随着春天的结束,诗人感受到花朵的凋零和生命的无常,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经烧足空枝”的意象,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生命消逝的感叹,暗示着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
“疏与香风会,细将泉影移”则通过香风与泉水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柔和的美感,同时也隐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后一句“此中人到少,开尽几人知”更是将诗人的孤独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升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人世无常的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精巧,通过自然景象引发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深度。
本诗主题围绕春天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诗中“阴洞日光薄”所描绘的意境是什么?
“此中人到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香风”有什么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