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凤凰台》

时间: 2025-08-09 00:17:26

诗句

江淮表里拱神州,底事干戈不肯休。

试上凤凰台上望,定山尽处是瓜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00:17:26

原文展示:

江淮表里拱神州,
底事干戈不肯休。
试上凤凰台上望,
定山尽处是瓜洲。

白话文翻译:

在江淮两岸,怀抱着整个神州大地,
为什么战斗和冲突却始终无法停息?
试着登上凤凰台远望,
远处的山头尽头便是瓜洲。

注释:

  • 江淮:指长江和淮河,象征中国的水域,表示国家的中心地带。
  • 神州:指中国,古称“神州”,具有神圣的意味。
  • 干戈:指战争、武器,这里用作战争的代称。
  • 凤凰台:一种象征性的高台,代表着高瞻远瞩的视野。
  • 瓜洲:指瓜洲渡口,位于长江与淮河交汇处,具有历史文化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度,生平资料较少,具体生卒年份和生活背景不详。其作品多描绘江河山川,表达对国家及历史的思考,风格多为豪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有关,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和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凤凰台》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诗人通过对江淮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对战乱的无奈。开篇的“江淮表里拱神州”将读者引入一个雄伟的国家意象,暗示着中华民族的广袤与深厚。然而,接下来的“底事干戈不肯休”则转向对当前局势的反思,诗人似乎在询问,纵然国土辽阔,何以战乱却依然不断?这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思索。

第三句“试上凤凰台上望”则体现出一种积极的探索态度,凤凰台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诗人希望能够从更高的视角去理解和解决眼前的困境。最后一句“定山尽处是瓜洲”给人以希望,虽然面临困境,但仍然可以在远方看到瓜洲的存在,这种地理的象征也暗示着民族团结的希望和未来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现实的沉重与理想的光明,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淮表里拱神州:阐述了江淮地区的重要性,象征着国家的心脏地带。
  2. 底事干戈不肯休:表达了对战争的困惑与无奈,询问为何战乱不断。
  3. 试上凤凰台上望:鼓励人们以高远的视角观察问题,寻求解决之道。
  4. 定山尽处是瓜洲:虽然前路艰难,但远方希望的存在,暗示着未来的可能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象征:凤凰台和瓜洲分别象征着理想与现实,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 反问:用反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理想,表现了诗人对和平与团结的渴望,揭示了历史的悲剧与希望的存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淮:象征国家的中心与文化。
  • 凤凰台:高远的理想与追求,象征希望。
  • 瓜洲:历史文化的象征,暗示着团结与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神州”是指哪个国家?

    • A. 日本
    • B. 中国
    • C. 韩国
    • D. 越南
  2. “干戈”指的是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
    • C. 饮食
    • D. 文化
  3. 瓜洲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现实困境
    • B. 希望与未来
    • C. 战争
    • D. 自然风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度的《凤凰台》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凤凰台》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庐山谣》则强调个人的归隐与自然和谐。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鉴赏与分析技巧。
  • 《中国文学史》: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与风格进行研究的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风入松 江南秋早,丛桂未华,连雨困人,大似熟梅天气,吴侬呼为木樨蒸,赋此以志清异。 风入松 梦游陶然亭,用梦窗韵 风入松 小园桃李作花,澹红妍白,天然相亚,为赋此解 风入松 秋夜听若琼姊弹琴,用纫兰韵 风入松 题枝巢主人楼台梦影图 风入松(次韵代赠人) 风入松 风入松 风入松 风入松 寄淑贞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勾爪居牙 崩湍 识时达变 絶笔 自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灰容土貌 里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用字旁的字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沉冤莫白 敌情 鼻塌唇青 包含扼的成语 户结尾的成语 胫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