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6:53
渺何年左股割蓬莱,孱颜接天青。
望危岑削铁,苍崖拔海,云树冥冥。
雨后四天飞瀑,涧水带龙腥。
无际清秋景,高与云平。
壁立鱼鳞双峡,坐盘陀方丈,濯足清泠。
幻神羊化石,起伏若为情。
倚青冥孤亭高处,破层岚长啸四山醒。
归途晚,在斜阳外,一路蝉声。
遥想何年,左侧的股肱割舍了蓬莱,孱弱的面容与天空相接。
望着那高耸入云的山峰,如同削铁般坚硬,苍苍的崖壁直插入海,云树在迷雾中显得朦胧。
雨后四天飞流直下的瀑布,涧水带着龙的腥味。
无边的秋景,仿佛与云平齐。
壁立如鱼鳞的双峡,我坐在盘陀的方丈,洗足于清流之中。
幻化的神羊如石般存在,起伏间似有情感。
倚靠在青冥的孤亭高处,破开层层云雾,长啸唤醒四方山岳。
归途已晚,斜阳之外,沿路听见蝉声。
黄公渚,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初年。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意境深远。
此诗作于诗人游览瓠厂与鱼鳞峡归来的途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及对人生感悟的深思。
《八声甘州 瓠厂游鱼鳞峡归》的意境深远,描绘了诗人在游览自然景观时的感受与思考。诗开头以“渺何年左股割蓬莱”抒发对时间流逝的惆怅,隐喻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接着,诗人通过描绘高耸的山峰与苍翠的崖壁,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与壮丽,构建出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
在“雨后四天飞瀑,涧水带龙腥”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雨后的清新,仿佛可以嗅到水的气息,传达了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感受。最后一联“归途晚,在斜阳外,一路蝉声”则回归到生活的常态,斜阳与蝉声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归途画面,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意义。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非常巧妙,既有壮丽的山川,又有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渺何年左股割蓬莱”中的“渺”是什么意思? A. 高大 B. 渺小 C. 清晰 D. 模糊
“雨后四天飞瀑”描绘了哪种景象? A. 幻想 B. 秋天 C. 雨后的自然景象 D. 冬天的雪
诗中的“归途晚,在斜阳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快乐 C. 宁静 D. 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