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沣上寄幼遐》

时间: 2025-05-05 13:23:21

诗句

寂寞到城阙,惆怅返柴荆。

端居无所为,念子远徂征。

夏昼人已息,我怀独未宁。

忽从东斋起,兀兀寻涧行。

罥挂丛榛密,披玩孤花明。

旷然西南望,一极山水情。

周览同游处,逾恨阻音形。

壮图非旦夕,君子勤令名。

勿复久留燕,蹉跎在北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3:21

原文展示:

沣上寄幼遐
作者:韦应物 〔唐代〕

寂寞到城阙,惆怅返柴荆。
端居无所为,念子远徂征。
夏昼人已息,我怀独未宁。
忽从东斋起,兀兀寻涧行。
罥挂丛榛密,披玩孤花明。
旷然西南望,一极山水情。
周览同游处,逾恨阻音形。
壮图非旦夕,君子勤令名。
勿复久留燕,蹉跎在北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诗人独自一人在城阙中感到寂寞,回想起家乡的柴荆,心中感到惆怅。整日无所事事,心中惦念远方征战的孩子。夏日的白昼,众人都已休息,唯有我独自怀念,心中难以平静。忽然从东斋起身,漫无目的地寻觅山涧。身边的灌木丛生,隐约可以看到孤独的花朵。向西南望去,心中涌起一股对山水的情感。回忆与友人同游的地方,倍感遗憾,难以再见。壮伟的理想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君子应当勤奋追求名声。不要再在燕地逗留,岁月在北京白白流逝。

注释:

  • 寂寞:孤独、冷清。
  • 城阙:指城墙和宫阙,这里隐喻城市的繁华与人群的喧闹。
  • 柴荆:指乡村的柴草和荆棘,代表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端居:安静地呆在家中。
  • 念子:想念远方的儿子。
  • 兀兀:形容孤独或深思熟虑。
  • 罥挂:缠绕、挂着。
  • 周览:环顾、四处查看。
  • 壮图:宏伟的志向或计划。
  • 蹉跎:指时间的浪费或拖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长安,晚年任职于扬州。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乡土的热爱著称,尤其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身处城市之时,因思念远方的儿子而感到孤独与惆怅。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情怀。

诗歌鉴赏:

《沣上寄幼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开头两句“寂寞到城阙,惆怅返柴荆”生动地描绘了孤独的城市生活,诗人对故乡的怀念愈加深刻。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端居无所为,念子远徂征”反映出一种无所事事的迷茫感,既有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也有对自身理想的思考。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从内心的孤独走向自然的探索,“忽从东斋起,兀兀寻涧行”展现了他在自然中寻求慰藉的状态。诗中提到的“罥挂丛榛密,披玩孤花明”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透过对花朵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中的美感。

最后几句则是对理想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强调了志向的实现需要时间和努力,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情感基调上表现出一种惆怅却又坚定的态度,既有对亲情的眷恋,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寂寞到城阙,惆怅返柴荆:诗人身处城市,却感到孤独,思念乡村。
    • 端居无所为,念子远徂征:整日闲居,心中挂念在外征战的儿子。
    • 夏昼人已息,我怀独未宁:夏天的白昼,周围的人都休息,而我心中仍然不安。
    • 忽从东斋起,兀兀寻涧行:突然从东边的书房起身,漫无目的地走向山涧。
    • 罥挂丛榛密,披玩孤花明:在茂密的灌木中,偶然看到那孤独的花朵,生出玩赏之情。
    • 旷然西南望,一极山水情:向西南望去,心中涌起对山水的深刻情感。
    • 周览同游处,逾恨阻音形:回想与友人同游的地方,更加感到遗憾与失落。
    • 壮图非旦夕,君子勤令名:伟大的理想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应该努力追求名声。
    • 勿复久留燕,蹉跎在北京:不要再长时间留在燕地,岁月在北京白白流逝。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柴荆”比喻故乡的质朴与温暖。
    • 对仗:如“寂寞到城阙,惆怅返柴荆”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孤独感与对理想的追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城阙:象征城市的繁华与人群,反衬诗人的孤独。
  • 柴荆:代表乡村生活的朴实和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 孤花:象征诗人在孤独中寻求的美与慰藉。
  • 山水:象征自然与情感的交融,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惆怅返回柴荆”中的“柴荆”指的是什么? A. 城市
    B. 乡村
    C. 战场
    D. 书房

  2. 诗人对待理想的态度是: A. 随意
    B. 急躁
    C. 努力追求
    D. 放弃

  3. “勿复久留燕”中的“燕”指代什么地方? A. 北京
    B. 燕京
    C. 乡村
    D. 西南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韦应物与王维的山水诗相比,韦应物更注重情感的抒发,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意境的营造。两者在自然描写上各有千秋,韦应物的诗更加直接而真挚。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韦应物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羽林郎 送崔约下第归淮南觐省 赠江夏卢使君 送璧州刘使君 贺张水部员外拜命 逢山人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 其八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 其五 刘补阙西亭晚宴 涂中感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字旁的字 追送 马耳春风 圆凿方枘 临深履薄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行字旁的字 鹯视狼顾 久驻 礼典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几字旁的字 骇炫 干端坤倪 立刀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