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梁大壮大观舞歌二首 其二 大观舞歌》

时间: 2025-07-26 20:19:10

诗句

皇矣帝烈,大哉兴圣。

奄有四方,受天明命。

居上不怠,临下惟敬。

举无愆则,动无失正。

物从其本,人遂其性。

昭播九功,肃齐八柄。

宽以惠下,德以为政。

三趾晨仪,重轮夕映。

栈壑忘阻,梯山匪夐。

如曰有恒,与天无竟。

载陈金石,式流舞咏。

咸英韶夏,于兹比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19:10

原文展示:

皇矣帝烈,大哉兴圣。
奄有四方,受天明命。
居上不怠,临下惟敬。
举无愆则,动无失正。
物从其本,人遂其性。
昭播九功,肃齐八柄。
宽以惠下,德以为政。
三趾晨仪,重轮夕映。
栈壑忘阻,梯山匪夐。
如曰有恒,与天无竟。
载陈金石,式流舞咏。
咸英韶夏,于兹比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帝王的赞美,称他为“皇”,具有帝王的威严和德行,兴盛而圣明。他掌握四方的权柄,接受上天的明命,位居高位却不懈怠,对下臣则以恭敬为先。他施行的政策无愧于心,行动也无失正道。万物都回归本性,人民则顺其自然。宣扬九种功德,整齐八项法柄。以宽厚的仁德来惠及下民,以德行来治理政事。三趾的早晨仪式,重轮的夕阳映照。高山险壑都不再成为阻碍,仿佛有恒久的道理,与天相连,永无止境。金石的辉煌展示,伴随着舞蹈和歌唱,正如盛夏的英姿,今朝更显得辉煌。

注释:

  • 皇矣:表示对帝王的尊称。
  • 帝烈:指的是帝王的威严和品德。
  • 受天明命:接受天意的明示和命令。
  • 无愆则:没有过失。
  • 物从其本:万物回归其本性。
  • 九功:古代指的是九种德政。
  • 八柄:指代八种法治。
  • 三趾晨仪:古代祭祀的仪式。
  • 重轮夕映:夕阳的光辉。
  • 栈壑:山间的道路。
  • 梯山匪夐:形容山路的险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山,号昙华,南朝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以辞采华丽、风格多样著称,尤其擅长五言诗和乐府诗。

创作背景:

《大观舞歌》是沈约为南朝的统治者所作,旨在庆祝国家的兴盛和政治的安定,表达对统治者的赞美与期待。

诗歌鉴赏:

《大观舞歌》充满了对帝王的赞美与对政治理想的追求。沈约以崇高的情感和华丽的辞藻,描绘了一位理想中的明君形象。开篇的“皇矣帝烈”,立刻将读者带入对帝王的崇敬之中,帝王的威严和德行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句子展现了帝王的责任与使命,强调其治理国家的智慧和仁德。

诗中提到“物从其本,人遂其性”,突出了自然法则和人性本真的重要性,暗示了治国理政应顺应天道和人心。同时,诗人利用丰富的意象,如“三趾晨仪”和“重轮夕映”,赋予了诗歌浓厚的仪式感与庄重感,仿佛在描绘一幅宏伟的国家图景。

整首诗在庆祝国家盛世的同时,也隐含了对未来的期盼,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这种结合了现实与理想的情感,使得诗歌具有深远的思考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皇矣帝烈,大哉兴圣。:赞美皇帝的伟大与圣明。
  2. 奄有四方,受天明命。:帝王统治四方,遵循天命。
  3. 居上不怠,临下惟敬。:高位而不懈怠,身处高位却以敬重下属。
  4. 举无愆则,动无失正。:行为无过失,行动不失正道。
  5. 物从其本,人遂其性。:万物归本,人顺其性。
  6. 昭播九功,肃齐八柄。:宣扬九种功德,整齐八项法治。
  7. 宽以惠下,德以为政。:以宽厚仁德惠及下民,以德行治国。
  8. 三趾晨仪,重轮夕映。:晨仪的庄重与夕阳的辉映。
  9. 栈壑忘阻,梯山匪夐。:高山险壑不再阻碍,象征顺势而行。
  10. 如曰有恒,与天无竟。:强调持久与天道相连。
  11. 载陈金石,式流舞咏。:辉煌的金石展示,伴随舞蹈与歌唱。
  12. 咸英韶夏,于兹比盛。:盛夏的英姿在此刻显得更加辉煌。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修辞,如“居上不怠,临下惟敬”。
  • 比喻:将帝王的德行比作自然法则,突显理想的治国理念。
  • 排比:句式的排比使得语气更加亢奋,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理想帝王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安定、政治清明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治国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权威与尊严。
  • 四方:代表国家的疆域。
  • 晨仪:祭祀与庄重的象征。
  • 夕映: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成熟。
  • 金石:象征辉煌的成就与历史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功”指的是: A. 九种德行
    B. 九种法律
    C. 九个国家
    D. 九个祭祀仪式

  2. “皇矣帝烈”中的“烈”字意思是: A. 热烈
    B. 威严
    C. 强烈
    D. 炽热

  3. 整首诗歌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美好治国理想的追求
    C. 对个人成就的自豪
    D. 对历史的回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大风歌》:刘邦的作品,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 《大观舞歌》与《国风·周南·关关雎鸠》:两者都涉及对国家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但《大观舞歌》更侧重于对帝王的赞美,而《关关雎鸠》则更强调爱情与人性。

参考资料:

  • 《南朝诗词研究》:探讨南朝诗歌的风格与特点。
  • 《古代诗词鉴赏》:分析古代诗词的艺术手法与文化内涵。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桃花 蝶恋花·云破蟾光穿晓户 蝶恋花 拟小山 蝶恋花 丁卯上巳禊集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四首 其一 蝶恋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微不至 耳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薄海腾欢 嗤怪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西字头的字 酒生 视有若无 哭结尾的成语 足字旁的字 陈结尾的成语 臣字旁的字 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狗走狐淫 一丝没两气 点头称善 合江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