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4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0:08
农用八政食为元。
播时百谷民所天。
禘尝郊社尽洁虔。
燕飨馈食礼节宣。
九功惟序登颂弦。
农业的八项政策,以食物为根本。
播种时节,百谷丰收,民众得以安宁。
祭祀和尝新在郊外社坛上,皆要保持洁净虔诚。
宴请馈赠的食物,礼仪要明确宣示。
九种功劳应当按序列举,登上乐器的颂歌。
在中国古代,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诗中提到的“八政”与百谷的丰收,体现了对农业的重要性。此外,祭祀与宴请的礼节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礼仪的高度重视。在这些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场景,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民生安定的期望。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号景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擅长诗歌、赋和骈文。他的诗风清新秀丽,情感真挚,常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关注社会民生。
《梁三朝雅乐歌》是沈约在梁朝时期创作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和礼仪的重视。此诗体现了对国家治理、祭祀文化及民生的关注,显示出诗人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字句,描绘了农业、祭祀和宴请的场景,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生产和礼仪文化的重视。开篇以“农用八政食为元”引出主题,强调食物在国家和民众生活中的重要性,接着描绘播种与丰收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理想。诗中提到的祭祀和宴请,更是将古人对祖先和神灵的敬畏、对礼节的讲究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感。整首诗在节奏上流畅,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感慨,也有对人伦道德的思考,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
整首诗旨在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和礼仪文化的尊重,反映了社会和谐与民生安定的主题。诗人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八政”指的是哪几项政策?
A. 农业、商业、文化、军事、外交
B. 农业、税收、劳役、赋役等
C. 教育、医疗、环保、交通
诗中提到的“禘”是指什么?
A. 庆典
B. 祭祀
C.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