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1:26
原文展示: 飘萧树梢风,淅沥湖上雨。不见打鱼人,菰浦雁相语。
白话文翻译: 在树梢上,风轻轻地飘动,湖面上细雨淅淅沥沥。视野中看不到打鱼的人,只有水边的雁在互相低语。
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确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萨都剌,元代诗人,生于今新疆地区,曾任官职。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致的观察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反映了诗人在游历过程中对自然的感悟。射阳湖是著名的风景区,诗中描绘的宁静景象,可能是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的一种逃避与渴望宁静生活的表达。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宁静的湖畔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悲凉与孤寂。前两句“飘萧树梢风,淅沥湖上雨”通过声音的描写,引起读者的听觉共鸣,仿佛置身于那细雨飘洒的环境中。诗人用“飘”和“淅沥”这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的灵动与柔和,暗示着内心的情感波动。
后两句“不见打鱼人,菰浦雁相语”则通过对人和鸟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孤绝的氛围。打鱼人的缺席,给人一种孤独感,而水边的雁则显得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喧嚣的逃避。
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着深邃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既有自然的和谐,又有心灵的沉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世喧嚣的逃避。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有哪些元素?
A. 山、河、树
B. 风、雨、湖
C. 人、鸟、鱼
“菰浦雁相语”中“相语”指的是什么?
A. 争吵
B. 交流
C. 歌唱
诗人通过哪些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A. 排比
B. 对仗
C. 比喻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萨都剌的《过高邮射阳湖》更侧重于细腻的景象描写,而王维则更多地关注于意境的表达。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