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1:47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中景象: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山中的庙宇和树木交错在一起,晚霞映照在山亭上。春天已经很深了,但山中没有游客光临,唯有一路飘落的松花,增添了几分寂寥的气氛。
施闰章(约1640-约1700),字子穷,号云阳,清代诗人。施闰章生于明末,长于清初,是清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展现田园生活,具有清新隽永的风格。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山中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对喧嚣尘世的逃避和向往。诗的意境流露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施闰章的《山行》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一个静谧的山中景象。诗的开头“野寺分晴树”便用“分”字形象地表达了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光影,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气息。接着“山亭过晚霞”将晚霞的美丽与山亭的宁静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画面。这种宁静与美丽在“春深无客到”中又出现了转折,春天的美好却没有访客来欣赏,这一反差让人感到一丝孤独与寂寥。而最后一句“一路落松花”则将这种孤独感加深,松花的飘落似乎在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春深无客到”表达了什么情感?
“野寺分晴树”中的“分”字有什么作用?
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施闰章的《山行》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但施闰章更强调了孤独感,而王维则通过对秋夜的描写展现了深厚的哲理和人生感悟。两者在意境上虽然相似,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