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6:29
百年踪迹客情悭,占得雷峰一日山。
篱菊饮残陶令酒,茱萸看尽杜卿颜。
死生多故闻秋雁,老大无心卧竹关。
为语登临但乘兴,长江滚滚几时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作者在百年的人生旅途中,感到孤独和无奈,只能在雷峰山上望一日的风景。篱笆旁的菊花,喝着陶渊明的酒,茱萸花看尽了杜甫的容颜。听着秋雁的哀鸣,诗人感慨生死的多变,年老时无心再去竹间小憩。诗人表达了只想在登高时乘兴而为,对长江的滔滔不绝感到迷惘和无奈。
作者介绍:释函是明代的诗人,擅长写古诗,常表达对人生、历史的感慨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诗人借助节日的情境,反思人生的短暂与过往,传达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在岁月流逝中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百年踪迹客情悭”引入,诗人感到在漫长的时间中,自己如同一个孤独的旅客,难以获得心灵的满足。接着通过“占得雷峰一日山”,表明即使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内心的孤寂依然存在。
“篱菊饮残陶令酒,茱萸看尽杜卿颜”,这里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陶渊明代表着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而杜甫则是诗人心中的英雄偶像,二者的结合使得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当下生活的失落形成了鲜明对比。
“死生多故闻秋雁,老大无心卧竹关”,诗人借秋雁的哀鸣,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深思。年老时的无心更是映射出对时光的无奈与感慨,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去的怀念逐渐转向对未来的迷茫,最后以“长江滚滚几时还”收尾,留给读者无尽的思索与遐想,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与对历史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自然与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传达出一种深沉而又淡然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陶令”指的是哪位诗人?
“长江滚滚几时还”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诗中“秋雁”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