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1:21
征鸿自向潇湘去。
不为愁人住。
空山谁伴过黄昏。
好就紫兰香径与招魂。
天长路远无消息。
惟有长相忆。
秋残梦觉一伤神。
万事萧条有恨向谁陈。
鸿雁正飞向潇湘的方向,
它并不因为愁苦的人而停留。
空旷的山谷,黄昏时分,谁来陪伴?
唯有那香气四溢的紫兰小径可以招魂。
漫长的道路遥远无尽,
只剩下心中的思念。
秋天的残梦让人感到伤神,
万般无奈的凄凉,向谁诉说呢?
“征鸿”出自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游子思乡之情;“潇湘”则常用于文人诗词中,代表着对于故乡的怀念。“紫兰”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诗人在此用以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作者介绍:黄侃(1885-1935),近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致力于古典诗词的研究与创作。他的诗风婉约,情感细腻,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虞美人》创作于黄侃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遭遇挫折的时期,诗中流露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黄侃的《虞美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离别、思乡和秋天的感伤之情。诗歌从“征鸿自向潇湘去”开始,鸿雁的迁徙象征着离别的哀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着,“空山谁伴过黄昏”更是渲染了黄昏的寂静与孤独,突显出诗人内心的无助和对陪伴的渴望。
“紫兰香径与招魂”,既是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也是对逝去之人的追思。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对生命的反思和对过往的缅怀。最后两句“天长路远无消息,惟有长相忆”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无尽的孤独与悲凉。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充分运用了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情感,展现了黄侃独特的诗歌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悲伤、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感伤,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学。
诗词测试:
“征鸿自向潇湘去”中的“征鸿”指的是什么?
诗中“空山谁伴过黄昏”表达了什么情感?
“惟有长相忆”中的“长”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黄侃的《虞美人》同样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但黄侃更侧重于孤独与思念的深刻感受,而李清照则更加细腻地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波动与细腻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