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8:21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
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秋。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湘江水不断地流淌,湘江水不断地流淌,九疑山的云雾至今让我感到忧愁。
如果问那两位妃子如今身在何处,零陵的芳草在秋天的露水中还在生长。
斑斑竹枝,斑斑竹枝,泪痕点点寄托着我的相思。
楚地的游子想要倾听瑶琴的怨曲,潇湘的深夜月色明亮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生于唐宪宗元和年间,曾任多职,但因政治原因屡遭贬谪。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潇湘神》写作于刘禹锡被贬期间,正值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历史的沉思之际。诗中透出对亲人和故土的怀念,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时代的背景。
《潇湘神》是一首抒情诗,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复杂的意象。全诗以湘水流动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离别的伤感。开头的“湘水流”重复,营造出一种流淌不息的悲情,仿佛时间的河流也在不断带走诗人心中的愁苦。“九疑云物至今愁”则用山的高远与云的飘渺,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孤独。
“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秋”则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增强了诗的厚重感。二妃的传奇故事与零陵的草木景象交织,构成了一幅令人心碎的画面,象征着离别与思念。接下来的“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斑竹与泪痕的结合,展现了思念的细腻与深刻。
最后两句“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夜深月明的意境,暗示了思念在寂静夜晚的更加强烈,仿佛在呼唤着某种情感的共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动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与亲人的深切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湘水、二妃、竹枝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及历史的深切怀念与思念之情。它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时代的悲剧与人性的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潇湘神》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湘水流,湘水流”中“流”的意思是?
A. 流动
B. 流行
C. 流泪
“二妃”指的是古代哪个国家的王妃?
A. 魏国
B. 楚国
C. 齐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