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虞美人·天香国色辞脂粉》

时间: 2025-05-10 06:06:12

诗句

天香国色辞脂粉。

肯爱红衫嫩。

然自取玉为衣。

似是银河水皱、织成机。

寒欺薄薄春无力。

月浸霓裳湿。

一窠香雪世间稀。

可惜不教留到、布衣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6:12

原文展示

天香国色辞脂粉,
肯爱红衫嫩。
然自取玉为衣,
似是银河水皱织成机。
寒欺薄薄春无力,
月浸霓裳湿。
一窠香雪世间稀,
可惜不教留到布衣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身着华丽的衣衫,散发着芳香与国色天香。她不愿意依赖脂粉的修饰,宁愿用美玉作为衣服,仿佛是银河的水波织成的衣裳。在寒冷的季节里,春天的力量显得无比薄弱,月光浸润着她的霓裳,让衣服变得湿润。世间的香雪如此稀有,令人惋惜的是,这样的美丽却无法留在平民身边。

注释

  • 天香国色: 形容女子的美丽和芳香,天香指香气,国色指美丽的容颜。
  • 辞脂粉: 不依赖于脂粉的修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
  • 玉为衣: 用玉石制成衣服,暗喻她的高贵与非凡。
  • 银河水皱织成机: 比喻衣服如同银河的水波般轻盈流畅。
  • 寒欺薄薄春无力: 寒冷的天气使得春天显得软弱无力。
  • 月浸霓裳湿: 月光洒在她的衣服上,使衣服湿润。
  • 一窠香雪世间稀: 形容这种香雪般的美丽在世间是极为罕见的。
  • 留到布衣时: 这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不能永存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以其词作而闻名。他的诗词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反映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可能源自对某位女子的倾慕之情,融合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美丽瞬间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天香国色辞脂粉》以唯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女子形象。诗人通过“天香国色”描绘了她的美丽,且强调其不依赖于化妆品,展现出一种自然的美。此处的“辞脂粉”反映出诗人对真实和自然的崇尚,突显了清新脱俗的气质。

接下来的“然自取玉为衣”更是通过奢华的意象暗示了女子的高贵,仿佛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犹如“银河水皱织成机”般轻盈而充满灵动。此句以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比喻,将女子的衣着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想象力。

“寒欺薄薄春无力”则是情感的转折,诗人感受到寒冷的侵袭,使得春天的温暖显得无力,暗示着美丽与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而“月浸霓裳湿”通过月光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柔美与意境,突显出女子在月光下的迷人姿态。

最后两句的“可惜不教留到布衣时”,则是对美好瞬间的惋惜,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仿佛在说即使是如此动人的美丽,却也难以长久,令人叹息。

整首诗不仅在意象上极具美感,更在情感与哲理上引人深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与美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香国色辞脂粉: 诗人用“天香国色”来赞美女子的美丽,指出她不需要化妆品的修饰。
  2. 肯爱红衫嫩: 表达了她对美丽衣衫的追求与喜爱,强调自然和真实。
  3. 然自取玉为衣: 指她选择用美玉作为衣服,突出其高贵与非凡。
  4. 似是银河水皱织成机: 比喻她的衣服如同银河的水波,表现出轻盈与灵动。
  5. 寒欺薄薄春无力: 反映了春天的脆弱,传达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6. 月浸霓裳湿: 描述月光浸润着她的衣服,增添了诗的细腻感与柔美。
  7. 一窠香雪世间稀: 表达了这样的美丽在世间是非常罕见的。
  8. 可惜不教留到布衣时: 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 “似是银河水皱织成机”通过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女子衣服的轻盈与美丽。
  • 拟人: “寒欺薄薄春无力”赋予了春天以人性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 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使得全诗音韵和谐,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美丽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对生命短暂的惋惜,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人在美与丑、短暂与永恒之间探讨着人生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香: 象征着自然、美丽和纯净。
  • 国色: 代表着绝世的美貌与高贵。
  • : 象征着珍贵与优雅。
  • 银河: 代表着广阔与神秘,暗示着诗人的想象力。
  • : 传达了柔美与静谧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香国色”中的“国色”指的是什么?

    • A. 国家颜色
    • B. 绝世的美貌
    • C. 传统的色彩
  2. 诗中“寒欺薄薄春无力”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春天的温暖
    • B. 对寒冷的无奈
    • C. 对春天的热爱
  3. 诗的最后一句“可惜不教留到布衣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美丽的追求
    • B. 对短暂美好的惋惜
    • C. 对生活的享受

答案

  1. B. 绝世的美貌
  2. B. 对寒冷的无奈
  3. B. 对短暂美好的惋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本诗同样表达了对美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李清照的细腻与刘辰翁的豪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物来反映内心情感,但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与修辞》

相关查询

有闻若管吹者意儿童为之问之乃鸟有名竹管者 奉呈何叔信魏昭甫三首 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 周江州有灵壁石赵蕲州名以玉芝周索诗为赋一 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对五首 初二日蚤发亲捷 寄怀章衢州辛越州 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两户幼累归玉山五首 其二 再来江下示成父 录去冬舟行诗一编呈陈丞并作四十字致见而不款之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疚愧 粘皮带骨 氏字旁的字 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流匙 云卧 弋字旁的字 隔二偏三 龝字旁的字 包含凌的成语 敌开头的成语 矜功恃宠 绞丝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哂谑 倚闾之望 平曲 没日没夜 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