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2:10
桂子飘香,孰与芬芳。月华照胡氏芸窗。精神魏晋,韵味齐梁。论宫中体,诗中道,史中殇。学通今古,名高中外,纳百川无欲则刚。推究义理,考据辞章。揽浙江风,珠江月,入漓江。
桂花的香气四散飘扬,谁能比得上它的芬芳?月光照耀着胡教授的窗前,宛如古人魏晋时期的精神,散发着齐梁时代的韵味。讨论宫廷诗体,诗中的道理,历史的悲伤。学问贯通古今,名声高扬中外,像大海一样包容,内心无欲则更为坚定。深入探究义理,考证诗文的章句。感受浙江的风,珠江的月亮,融入漓江的美景。
张海鸥,现代诗人,主要从事诗词创作与研究。他的作品多关注传统文化,融合现代元素。
这首词是赠予胡大雷教授的,表达对其学识和人品的赞美,反映了对古典文化的敬重和对当代学者的期望。
《行香子 赠胡大雷教授》是一首充满赞美与思考的词作。开头以“桂子飘香”引入,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感受,暗示胡教授如同那飘香的桂花,令人向往。接着诗人提到“月华照胡氏芸窗”,通过月光的照耀,表现教授的学问和人格魅力。这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使得整首词生动而富有层次。
“精神魏晋,韵味齐梁”一方面强调了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另一方面则体现了胡教授在学术上的追求与成就。诗中提到的“论宫中体,诗中道,史中殇”,涉及到古典诗词的多维度理解,显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
后半部分“学通今古,名高中外”,将胡教授的学术成就与广博的胸怀相结合,展现出他在学术界的卓越地位。“纳百川无欲则刚”,则是对其品德的赞美,强调了宽容和坚韧的品质。
最后两句“揽浙江风,珠江月,入漓江”,则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文的融合,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给整首词增添了一份灵动与洒脱的气息。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胡大雷教授的崇敬,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与对学者的赞美,传达出一种文化自信和人文关怀。
《行香子 赠胡大雷教授》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海鸥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精神魏晋”主要指的是什么?
A. 文化的深厚
B. 自然的美好
C. 个人的品德
D. 学术的成就
“桂子飘香”中“桂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水果
B. 桂花
C. 一种香料
D. 一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