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月》

时间: 2025-08-13 13:11:09

诗句

夹脊双关透顶,此为大道玄门。

金丹只是此宗根。

大要知时般运。

温养守城野战,华池玉液频吞。

玉炉常使火温温。

采药审他老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3:11:09

原文展示:

夹脊双关透顶,此为大道玄门。
金丹只是此宗根。大要知时般运。
温养守城野战,华池玉液频吞。
玉炉常使火温温。采药审他老嫩。

白话文翻译:

这段诗的意思是:
在修道的过程中,有深奥的道理和技巧,这正是通往大道的关键所在。金丹(指道教炼丹术中的成品)是这个宗派的根本。重要的是要掌握时机和变化。
在修行中,要注重内外的结合,既要守住城池,也要进行野外的修行。华池的美酒(比喻修行中的滋养之物)要频繁饮用。
玉炉中的火要保持温和,采药时要仔细分辨其老嫩。

注释:

  • 夹脊:此处指的是修道的过程与技巧。
  • 双关:含有两层意思,既指技巧,也指道理。
  • 金丹:道教的炼丹术,象征着修道的成果。
  • 温养:指的是修行者需要温和地滋养自己。
  • 华池:比喻修行中所需的滋养物。
  • 玉炉:道教炼丹用的器具,象征修行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廷之,宋代人,生平不详,但以其道教思想和诗作著称。他在道教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作品多探讨修道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道教盛行的时代,作者通过诗歌表达对修道生活的理解和体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实践。

诗歌鉴赏:

《西江月》是一首充满哲理和道理的诗,反映了道教修行的核心思想。诗中的意象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示了修道者所需的内外兼修的智慧。开篇的“夹脊双关透顶”便揭示了修道之路的复杂与深邃,而随后的“金丹只是此宗根”则强调了金丹作为道教修行的核心,意味着修道者应当在炼丹的过程中寻求更深的真理。

诗中“温养守城野战”一语,形象地表现了修道者在日常生活与修行之间的平衡,需要既能守住自身的修行城池,又能在野外的挑战中不断磨练自己。这种生活态度不仅适用于修道者,也为现代人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华池玉液频吞”则是对修行滋养的赞美,强调了在修行过程中,内心与外在环境的和谐共生。最后的“采药审他老嫩”则反映了对外界事物的敏锐观察和判断能力,提醒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要有辨别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修行道路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夹脊双关透顶:指修道的过程既有深刻的道理,也有高妙的技巧。
  2. 此为大道玄门:这些道理和技巧是通往大道的关键所在。
  3. 金丹只是此宗根:金丹是道教修行的根本,象征着修行的成果。
  4. 大要知时般运:修行者应当掌握时机,随时应变。
  5. 温养守城野战:内外兼修,既要守住自己的修行,也要在生活中积极实践。
  6. 华池玉液频吞:比喻修行中的滋养物,应当常常享用。
  7. 玉炉常使火温温:修行的环境要保持温和,给人以舒适感。
  8. 采药审他老嫩:在修行与生活中,要有细致的观察与判断能力。

修辞手法:

  • 比喻:金丹、华池玉液等用以比喻修行中的成果与滋养。
  • 对仗:如“温养守城野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隐喻:夹脊、玉炉等象征修行的复杂性和深邃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修行者在追求道教真理的过程中,需要内外兼修,注重时机与环境的和谐,以及对外界事物的敏锐观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夹脊:象征修行过程的复杂与深邃。
  • 金丹:象征道教修行的成果与真理。
  • 华池玉液:象征修行生活中的滋养与灵感。
  • 玉炉:修行环境的象征,强调温和与舒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丹”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道教修行的成果
    • C. 自然之美
    • D. 日常生活
  2. 诗中提到的“守城野战”意指什么?

    • A. 保持内心的宁静
    • B. 兼顾日常生活与修行
    • C. 追求外在的成功
    • D. 忽视外部环境
  3. 诗中“玉炉常使火温温”表达了什么?

    • A. 对火的崇拜
    • B. 修行环境的舒适
    • C. 对外部事物的冷漠
    • D. 追求极端的修行方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 《登高》(王之涣):反映了人生的哲理与境界。

诗词对比:

  • 《道德经》(老子):同样探讨道理与修行的关系,强调自然与和谐的哲学思想。
  • 《庐山谣》(李白):描绘山水与修行的结合,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追寻。

粗略解读: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修行、自然与人生哲理的不同理解与表达,但都在强调内外兼修与对生命的思考。

相关查询

晚泊渝州江北 秦州咏古 春郊 东塘舟中 登楼有感 次黄存之东皋韵 次黄存之东皋韵 次黄存之东皋韵 次黄存之东皋韵 次陈刚父见简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示字旁的字 日久月深 瞬眼 里字旁的字 不时之需 馬字旁的字 后发制人 不省人事 贝字旁的字 青旗 包含伏的成语 木形灰心 髟字旁的字 以骨去蚁 小戎 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报结尾的成语 有功之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