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行香子 书泗洲南山石壁》

时间: 2025-05-04 05:19:03

诗句

野景晴川。

白鸟苍湾。

向沧浪、一洗尘颜。

水拖衣带,山结螺鬟。

听步虚声,钟梵韵,翠微间。

市楼一片,客帆千幅,问何人、到老心闲。

秘书谢事,司谏归山。

见夕阳中,云卷尽,鸟飞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9:03

原文展示:

行香子 书泗洲南山石壁
作者:陈霆〔明代〕

野景晴川。白鸟苍湾。向沧浪一洗尘颜。水拖衣带,山结螺鬟。听步虚声,钟梵韵,翠微间。市楼一片,客帆千幅,问何人到老心闲。秘书谢事,司谏归山。见夕阳中,云卷尽,鸟飞还。


白话文翻译:

在阳光明媚的野外景色中,白鸟在苍茫的水湾中飞翔。我向着沧浪水面洗去心中的尘埃。水波轻轻拖拽着衣带,山峦如螺鬟般盘旋。耳畔传来脚步的虚声,钟声和佛音在青翠的山间回荡。市楼如画,千帆竞发,不知何人已然到老,心中却是闲适。秘书辞去职务,司谏归隐山林。望着夕阳西下,云卷云舒,鸟儿归来。


注释:

  • 苍湾:形容水面广阔、清澈的地方。
  • 沧浪:指大海或宽广的水面,象征心灵的洗涤。
  • 水拖衣带:水波轻轻拂动衣带,形象地描绘出水流的柔和。
  • 山结螺鬟:形容山峰如同女性的发髻,生动而有趣。
  • 虚声:指听起来不真实的声音,暗示自然之声的幽远。
  • 钟梵韵:钟声和佛教的音乐,传达一种宁静、神圣的气氛。

典故解析:

该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从“秘书谢事,司谏归山”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隐逸生活,表现出对官场纷扰的厌倦,渴望归隐山林的情怀。秘书和司谏均是古代官职,提现了对仕途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霆,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多向往隐居生活,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官场的厌倦。


诗歌鉴赏:

《行香子 书泗洲南山石壁》一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野景晴川”便设置了一个生动的自然场景,接着以“白鸟苍湾”引入水鸟的自由,恰似诗人心灵的向往。在“向沧浪一洗尘颜”中,诗人通过水的意象表明了对世俗生活的排斥,渴望在自然中得到心灵的洗净与解脱。

随着诗情的展开,“水拖衣带,山结螺鬟”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身相结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深化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赞美。在“听步虚声,钟梵韵”中,诗人通过声音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氛围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诗人通过“秘书谢事,司谏归山”抒发了对官场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结尾的“见夕阳中,云卷尽,鸟飞还”则营造出一种归属感与安宁。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丰富的意象串联起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深切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野景晴川:野外的景色明朗而清新。
    2. 白鸟苍湾:水面上白鸟翱翔,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3. 向沧浪一洗尘颜:向海洋般的水面洗去心中的尘埃,象征内心的洗涤。
    4. 水拖衣带:水波轻拂衣带,描绘出水的柔情。
    5. 山结螺鬟:山形如女性的发髻,形象生动。
    6. 听步虚声:听到的脚步声显得虚幻,暗示自然的幽静。
    7. 钟梵韵:钟声和佛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8. 市楼一片,客帆千幅:描绘繁华的市景与众多的船只。
    9. 问何人到老心闲:质疑在这样的环境中,有谁能够心无烦恼。
    10. 秘书谢事,司谏归山:官员辞去职务,选择隐居。
    11. 见夕阳中,云卷尽,鸟飞还: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象征归属与安宁。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结螺鬟”,形象地比拟山形。
    • 拟人:如“水拖衣带”,赋予水以人的动作。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音韵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白鸟:象征自由与纯洁,代表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象征生命与洗涤,承载着诗人心灵的重生与宁静。
  • :代表稳重与归属,体现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与依赖。
  • 夕阳:象征归宿与安宁,给人以温暖与希望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鸟苍湾”意指什么?

    • A. 诗人的孤独
    • B. 自然的生机
    • C. 社会的繁华
  2. “水拖衣带”中水的形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厌倦
    • B. 宁静
    • C. 忧伤
  3. 诗歌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什么感受?

    • A. 无奈
    • B. 归属感
    • C. 不安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绘大自然,表达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 《静夜思》:通过月光勾勒出思乡的情感,与《行香子》中的宁静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用户深入理解《行香子 书泗洲南山石壁》的诗意及其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江月 赠段知一 西江月 其四 为故人黄松髯写桐阴诗思小像 西江月(八) 西江月 其二 西江月·翠岭游仙梦破 西江月 廿一史弹词第十段说元朝开场下场词二首 其二 西江月 水仙 西江月·吾道至尊至贵 西江月 西江月·伴我鹿车鱼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疏亲 两点水的字 视如珍宝 执迷不误 灶结尾的成语 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乐郊 巛字旁的字 包含材的词语有哪些 晕圈 亅字旁的字 以德报德 放空炮 辛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隐憾 搏砂弄汞 袭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