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7:54
满庭芳 芍药
作者: 高濂 〔明代〕
浥露蒸霞,翻阶压槛,亭亭艳吐韶华。
枝头弄雨,似故傍风斜。
细剪绛绡金缕,把腰围巧斗堪夸。
把酒怜春去,万花落处,朵朵含葩。
更敧风覆玉,囊簇红纱。
汉苑紫云归玉佩,羡扬州艳赏谁家。
喜唱入,歌喉蕴藉,照月醉琵琶。
这首诗描绘了盛开的芍药花。清晨的露水在阳光的蒸腾下,如彩霞般美丽,花朵在台阶上轻盈地盛开。花枝在雨中摇曳,似乎在风中轻轻倾斜。用细致的绛色绸缎和金线裁剪出花的美丽,巧妙地装饰着花朵,令人赞叹。举杯怜惜春天的流逝,在万花凋零的地方,朵朵花瓣依然含苞欲放。风轻轻掠过,像是玉的轻覆,花儿在红纱包裹中竞相斗艳。汉代的紫云飘然归去,令人羡慕的扬州美景,究竟是哪个人家在欣赏呢?我喜爱歌唱,嗓音如同月光下的琵琶,醉意盎然。
高濂(约1550-1620),字宗华,号岫云,明代著名的词人、诗人及书法家。他的词典雅而富有情感,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高濂的作品多描写花鸟、山水,体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
《满庭芳·芍药》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雅士”喜爱吟咏花鸟的时代。诗中描绘了芍药花的美丽,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满庭芳·芍药》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芍药花的绚丽与诗人的情感。开头几句用“浥露蒸霞”描绘晨露与阳光的辉映,生动地勾勒出花朵在清晨的艳丽。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枝头弄雨”、“似故傍风斜”将花朵的柔美与自然的和谐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轻盈而灵动的美感。
诗的中间部分则通过精致的工艺描写,表现出芍药的娇美和人们对美的欣赏。举杯怜惜春天的流逝,诗人用“万花落处,朵朵含葩”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视与感怀。最后以“照月醉琵琶”结束,既将诗人的情感带入更高的境界,也留下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芍药的美丽,更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伤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芍药花的赞美和对春天流逝的惋惜,传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人生的短暂与珍贵,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浥露蒸霞”中“浥露”的意思是:
A. 沾湿
B. 干燥
C. 照耀
D. 飘散
诗中提到的“枝头弄雨”主要是描绘:
A. 雨的细腻
B. 花的娇柔
C. 风的力量
D. 阳光的明媚
“照月醉琵琶”表达了诗人的:
A. 对音乐的热爱
B. 对月光的迷恋
C. 对饮酒的享受
D. 对春天的怀念
两首诗都体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但高濂的诗在细腻的工艺与情感表达上更为突出,展现了文人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