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庭芳 芍药》

时间: 2025-05-02 05:57:54

诗句

浥露蒸霞,翻阶压槛,亭亭艳吐韶华。

枝头弄雨,似故傍风斜。

细剪绛绡金缕,把腰围、巧斗堪夸。

把酒怜春去,万花落处,朵朵含葩。

更敧风覆玉,囊簇红纱。

汉苑紫云归玉佩,羡扬州、艳赏谁家。

喜唱入,歌喉蕴藉,照月醉琵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7:54

原文展示

满庭芳 芍药
作者: 高濂 〔明代〕

浥露蒸霞,翻阶压槛,亭亭艳吐韶华。
枝头弄雨,似故傍风斜。
细剪绛绡金缕,把腰围巧斗堪夸。
把酒怜春去,万花落处,朵朵含葩。
更敧风覆玉,囊簇红纱。
汉苑紫云归玉佩,羡扬州艳赏谁家。
喜唱入,歌喉蕴藉,照月醉琵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盛开的芍药花。清晨的露水在阳光的蒸腾下,如彩霞般美丽,花朵在台阶上轻盈地盛开。花枝在雨中摇曳,似乎在风中轻轻倾斜。用细致的绛色绸缎和金线裁剪出花的美丽,巧妙地装饰着花朵,令人赞叹。举杯怜惜春天的流逝,在万花凋零的地方,朵朵花瓣依然含苞欲放。风轻轻掠过,像是玉的轻覆,花儿在红纱包裹中竞相斗艳。汉代的紫云飘然归去,令人羡慕的扬州美景,究竟是哪个人家在欣赏呢?我喜爱歌唱,嗓音如同月光下的琵琶,醉意盎然。

注释

  • 浥露:润泽的露水。
  • 蒸霞:阳光蒸腾下的彩霞。
  • 亭亭:形容花朵的高耸挺拔。
  • 韶华:美好的时光。
  • 绛绡金缕:用绛色丝绸和金线装饰。
  • 怜春去:怜惜春天已经过去。
  • 万花落处:万千花朵凋零的地方。
  • 照月醉琵琶:在月光下演奏琵琶,陶醉其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濂(约1550-1620),字宗华,号岫云,明代著名的词人、诗人及书法家。他的词典雅而富有情感,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高濂的作品多描写花鸟、山水,体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满庭芳·芍药》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雅士”喜爱吟咏花鸟的时代。诗中描绘了芍药花的美丽,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满庭芳·芍药》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芍药花的绚丽与诗人的情感。开头几句用“浥露蒸霞”描绘晨露与阳光的辉映,生动地勾勒出花朵在清晨的艳丽。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枝头弄雨”、“似故傍风斜”将花朵的柔美与自然的和谐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轻盈而灵动的美感。

诗的中间部分则通过精致的工艺描写,表现出芍药的娇美和人们对美的欣赏。举杯怜惜春天的流逝,诗人用“万花落处,朵朵含葩”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视与感怀。最后以“照月醉琵琶”结束,既将诗人的情感带入更高的境界,也留下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芍药的美丽,更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伤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浥露蒸霞:描绘了清晨露水被阳光照射后产生的美丽景象。
  2. 翻阶压槛:花朵在台阶和门槛上绽放的情景,生动形象。
  3. 亭亭艳吐韶华:花朵高高耸立,绽放出美丽的时光。
  4. 枝头弄雨:花枝在雨中轻轻摇摆,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氛围。
  5. 似故傍风斜:花枝似乎在微风中轻轻倾斜,表现出自然的柔和。
  6. 细剪绛绡金缕:用精致的材料装饰花朵,强调工艺之美。
  7. 把腰围巧斗堪夸:对花朵的欣赏,展示其绝美的姿态。
  8. 把酒怜春去:通过饮酒回忆春光的流逝,情感深沉。
  9. 万花落处,朵朵含葩:即使万花凋零,依然有花朵含苞待放,象征希望。
  10. 更敧风覆玉:柔和的风轻轻拂过,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11. 囊簇红纱:用红色绸缎包裹花朵,象征华美。
  12. 汉苑紫云归玉佩:描绘汉代宫苑的美景,引入历史典故。
  13. 羡扬州艳赏谁家:表达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好奇。
  14. 喜唱入,歌喉蕴藉,照月醉琵琶:结尾通过音乐与月光的交融,升华情感。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浥露蒸霞”比喻晨露与彩霞的美丽。
  2. 拟人:花枝“弄雨”、“傍风”,赋予花朵以生命。
  3.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作品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芍药花的赞美和对春天流逝的惋惜,传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人生的短暂与珍贵,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芍药:象征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 露水:象征清晨新生与纯洁。
  • 春天:象征生命的繁荣与希望。
  • 琵琶:象征音乐与情感的抒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浥露蒸霞”中“浥露”的意思是: A. 沾湿
    B. 干燥
    C. 照耀
    D. 飘散

  2. 诗中提到的“枝头弄雨”主要是描绘: A. 雨的细腻
    B. 花的娇柔
    C. 风的力量
    D. 阳光的明媚

  3. “照月醉琵琶”表达了诗人的: A. 对音乐的热爱
    B. 对月光的迷恋
    C. 对饮酒的享受
    D. 对春天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好事近·春情》(作者:李清照)
  • 《春日偶成》(作者:朱熹)

诗词对比

  • 《春晓》(作者:孟浩然)与《满庭芳·芍药》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但《春晓》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的生机,而《满庭芳·芍药》则表现了对花卉的细腻观察和情感寄托。

粗略解读

两首诗都体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但高濂的诗在细腻的工艺与情感表达上更为突出,展现了文人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

相关查询

别陈药院 登瓜州迎波亭 太湖 寄王正叔 杂诗 于忽操 其三 不愿渔 其一 龙兴双树 春游 暨阳居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实秀 随大流 耕读 极艳 聿字旁的字 谨政 弓字旁的字 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眼花历乱 非字旁的字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斤字旁的字 醉翁之意 包含余的词语有哪些 藏垢纳污 龍字旁的字 偷寒送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