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1:59
智仲可月下弹琴图
元好问
暮春舞雩鼓瑟希,
琴语解吐胸中奇。
谁言手挥七弦易,
大笑虎头真绝痴。
北风萧萧路何永,
流波汤汤君自知。
三尺丝桐尽堪老,
儿童休讶鹤书迟。
在暮春时节,舞蹈着祭祀的仪式,鼓声和瑟声交织在一起;
琴声如同语言,表达着我心中奇妙的情感。
谁说弹奏七弦琴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不禁大笑,那些认为如此的人真是愚蠢。
北风萧萧,漫漫长路何时才能结束,
而流动的波涛,你自己心里明白。
三尺长的丝桐琴,岁月渐渐使其老去,
孩子们不要感到奇怪,鹤书的到来已经慢了。
元好问(1190-1257),字仲谋,号山谷,金朝末年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主攻诗词,尤其擅长咏怀和抒情,作品具有个性化的风格,情感真挚。
《智仲可月下弹琴图》创作于元好问晚年,正值金朝衰落之际,社会动荡,诗人通过琴声表达心中的愁苦与思考,展现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以琴声为引子,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氛围,诗人通过琴声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和智慧。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季的祭祀活动,叙述了音乐的魅力和它所带来的心灵共鸣。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表面地描述琴声,而是通过“琴语”来表达内心的奇妙感受,显示了音乐对人的深刻影响。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弹琴的艰难与挑战,表达了对那些轻视艺术的人的不屑。北风萧萧,长路漫漫,诗人在此感受到时间和生命的无常,流波的汤汤则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最后两句通过“丝桐尽堪老”和“儿童休讶鹤书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暗示着人生的哲理和对艺术的坚持。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命、音乐和时间的独特理解。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艺术的敬畏与生命的感慨,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以及对音乐深刻的理解。诗人通过琴声传达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艺术在生命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