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9:02
纷纷金佩与瑶环,
骨相如吾敢妄攀。
居处何曾离城郭,
襟期终不负湖山。
杉旁试履拖云湿,
石上敲钩破藓斑。
冲晓樵童便来往,
思量谁是我投閒。
这首诗描绘了佩戴金饰和瑶环的女子,然而我怎敢妄自攀附于她们的高贵。我的居处从未远离城郭,心中理想的抱负也绝不会辜负这片湖山美景。站在杉树旁,试着踏水,水面上拖曳着湿气;在石头上敲钩,破开了青苔的斑驳。黎明时分,樵童来往频繁,心中思量,究竟谁才是我可以寄托闲适的人呢?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子固,号云溪,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
此诗创作于张镃任职九江时,正值其思索人生理想与归属之际,借用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感慨与追求。
张镃的《次韵酬新九江使君赵明达二诗仍送自制香饼白鸥波酒 其一》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佩戴金饰女子的描绘,引入了对身份与理想的思考。开篇的“纷纷金佩与瑶环”营造了一个华丽的场景,反衬出作者的自谦与内心的孤独感。
“居处何曾离城郭”一句,点明了作者身处繁华之地但内心的渴望却不为此所动。接下来的“襟期终不负湖山”则表明了他对自然和理想的坚定追求,在繁杂的生活中仍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早晨的情景,樵童的往来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生活的气息。通过“思量谁是我投閒”,诗人表达了对生活方式的思考,隐含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人文关怀,展现了张镃内心深处的哲思与审美追求,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淡泊名利的精神追求。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金佩与瑶环”象征什么?
“思量谁是我投閒”表达了什么情感?
张镃的诗与王维的诗在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上有共通之处,但张镃更强调对现实的反思与自我定位,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张镃的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