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5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51:48
齐天乐 萤
作者: 张采庵 〔近代〕
黄帘绿梦秋无数,萧萧趁凉飞渡。
破月三更,颓坟七尺,添得沉魂低语。
星星黍黍,又青碎游燐,欲行还住。
照影寒光,土花湿染夜来露。
前身是兰是杜,便灵根腐尽,重托微羽。
草际招寻,墙阴祝咒,至竟漂流何处?
当年绣户,问纨扇新裁,素风知否?
且去呼灯,客窗常念汝。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无尽梦境,黄帘下的绿意和微凉的秋风交织着。夜深时,月亮破碎,坟墓在三更时分显得格外凄凉,仿佛能听见沉重灵魂的低语。星星点点,像青色的萤火虫,似乎想要飞去又留恋不舍。月光映照下,湿润的泥土和花朵被夜露浸染。前生是兰花还是杜鹃,灵根早已腐朽,轻羽再托何处?在草丛中呼唤,墙角祈愿,最终又漂泊到哪里?当年绣好的门帘,询问新裁的扇子,清风是否还记得你?不如去呼唤灯火,窗前常常思念你。
作者介绍:
张采庵,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其诗词风格多为清新幽婉,常常表达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秋天,诗人可能受到了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影响,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怀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齐天乐 萤》是一首充满了秋天意象和幽思的词作。开篇的“黄帘绿梦秋无数”便营造出一种秋日的氛围,黄帘象征着凋零的季节,而“绿梦”则暗示着对生机的渴望。词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生与死、梦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在后面的描写中,“破月三更,颓坟七尺”使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坟墓的意象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孤独。诗人通过“沉魂低语”描绘了亡者的灵魂仿佛在与生者诉说,表达了对逝去之人深切的怀念。
整首词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在词的最后,诗人以“且去呼灯,客窗常念汝”收尾,呼唤灯火,象征着希望的存在,虽然一切都在漂流,但思念永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逝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希望。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人们在生命与死亡之间的哲学探讨。
诗词测试:
“黄帘绿梦秋无数”中的“黄帘”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萧条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诗中提到的“沉魂低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期待
“且去呼灯”中的“灯”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未来的希望
C. 生命的结束
D. 友谊的光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