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3:26
云顶关头路,丛篁绕翠微。
蹴花双燕下,带雨一僧归。
吟兴消长昼,春寒上裌衣。
朋俦尽何在,行处颇忘机。
在云顶关的山路上,翠绿的竹林环绕着我。
两只燕子在花间飞舞,带着雨水的僧人归来。
吟咏的兴致在白昼渐渐消退,春寒袭来让我加上衣服。
我的朋友们如今都在哪里呢?我在行走中似乎忘却了世事的纷扰。
陈奕禧,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良好教育。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人生的感悟。
《云顶关》写于作者游览云顶关时,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对友人和生活的思考。诗中融入了春寒的气息,体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及对友谊的怀念。
《云顶关》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与人情世态的诗作,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了清代诗人的艺术魅力。开篇以“云顶关头路”引入,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山路的轮廓,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青翠的山林之中。接着,诗人通过“丛篁绕翠微”展现了竹林的幽静,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蹴花双燕下,带雨一僧归”一句,燕子与僧人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燕子象征着春天的活力,而带雨归来的僧人则传递出一种宁静和淡泊。诗人以此展现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友人的思念。
“吟兴消长昼,春寒上裌衣”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游历的惬意与生活的无奈。随着春寒的来临,他不得不加衣,这不仅是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最后一句“朋俦尽何在,行处颇忘机”则将思绪引向了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一种孤独感,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惆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思念,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云顶关》的作者是哪个代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蹴花双燕”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雨中的花
B. 燕子在花间飞舞
C. 雪中梅花
D. 秋风落叶
“朋俦尽何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孤独与失落
C. 愤怒
D. 厌倦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