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4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4:58
瓦初一点,莹如如无相无形无质。
不荡不摇常正定,直是断踪绝迹。
变化无方,显微无间,妙理应难测。
为伊言破,屏除缘虑尘识。
放教方寸虚澄,里头宁贴,方见真端的。
三五混融心月皎,照破本元来历。
烁烁圆明,如如不动,运化无休息。
静中拈出,蟾光烁破无极。
这首诗的开头用“瓦初一点”比喻内心的灵光,形态无形无质,宁静而不动摇,正是那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在变化多端的世界中,微妙的道理难以捉摸。为了表达这份真理,我愿意摒弃所有杂念,让内心清净,才能体悟到真正的道理。心中如同明月,照亮了我从未见过的真实本源。光明圆满,如同不动的真理,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但始终不变。在宁静中抓住那照亮万物的月光,照破无穷的虚无。
李道纯是元代的一位诗人,因其诗作多描写禅理和修身养性而受到推崇。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风格婉约而深邃。
这首诗写于作者与胡秀才相识的时期,胡秀才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诗人以此诗赠与他,表达对其的敬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百字令 赠胡秀才》以深邃的哲理和细腻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超然的心灵境界。诗中通过“瓦初一点”引入,象征着内心的灵光,接着以“莹如如”描绘出一种柔和的光泽,仿佛暗示着真理的微妙与难以捉摸。诗人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通过“为伊言破,屏除缘虑尘识”,表达了追寻真理的决心。在此基础上,诗歌中再用“静中拈出,蟾光烁破无极”来阐释在宁静的心境中,真理的光辉便会显现出来。
整首诗在形式上以对仗和韵律的和谐体现了诗人对语言的把握,而在内容上则通过丰富的意象反映了哲学的深邃,尤其是对禅宗思想的融会贯通。李道纯试图通过这首诗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寻求内心真理的理念,展现了他高洁的情操与对生命的思考。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内心的宁静与真理的追寻,强调在复杂的世界中,通过内心的沉静和思考,能够获得更深刻的理解与领悟。
李道纯的诗歌风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诗中“瓦初一点”象征着什么?
“三五混融心月皎”中的“心月”主要指代什么?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李道纯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哲理探讨,而李白则侧重于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意象运用上各有特色,但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