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月》

时间: 2025-04-27 18:54:19

诗句

不恋风花雪月,屏除富贵功名。

刳心去志黜聪明。

洗涤无知之病。

破尽人门幻影,方通物外圆成。

忘形遗照气神凝。

务本乐天知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54:19

原文展示:

不恋风花雪月,屏除富贵功名。
刳心去志黜聪明,洗涤无知之病。
破尽人门幻影,方通物外圆成。
忘形遗照气神凝,务本乐天知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追求风花雪月的奢华生活,排除富贵和功名的欲望。他希望剖析内心,去除志向和聪明才智的束缚,洗净无知所带来的病痛。诗人摒弃人间的幻影,最终达到物外的圆满境界,忘却形体的束缚,达到气神的凝聚,注重本质,乐于接受自己的命运。

注释:

  • 不恋:不留恋。
  • 风花雪月:指美好的自然景色和浪漫的情感,象征奢华生活。
  • 屏除:排除、摒弃。
  • 刳心:剖析内心。
  • 去志黜聪明:去掉志向,抑制聪明才智。
  • 洗涤无知之病:清洗无知所带来的困扰。
  • 破尽人门幻影:打破人间虚幻的种种。
  • 方通物外圆成:才能通向物外的圆满。
  • 忘形遗照:忘却形体的存在。
  • 气神凝:达到心灵的凝聚和宁静。
  • 务本乐天知命:注重本质,乐于接受命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侯善渊是元代的一位诗人,风格以清新脱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追求精神的独立与内心的宁静。

创作背景:在元代,社会动荡,士人处境尴尬,侯善渊的这首诗反映了他对浮华生活的拒绝,强调内心的修养与自我超脱的精神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开篇便明确表明了对风花雪月的拒绝,这不仅是对外物的放弃,更是对内心欲望的超越。诗人以“刳心去志”表达了对人世功名的冷淡,强调自我剖析与反思的重要性。接下来的“洗涤无知之病”,则进一步揭示了内心的困扰和对真理的追求。

整首诗的意象通过“破尽人门幻影”到“方通物外圆成”展现了一种由表及里的修行之路,最终达到了物外的圆满境地。这一过程既是对外在世界的断舍离,也是对内在精神的升华。最后,诗人提到“务本乐天知命”,则是对生活态度的总结,强调回归本质,接受命运的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恋风花雪月:表示对美好事物的冷淡与拒绝。
  2. 屏除富贵功名:强调对物质与名声的排斥。
  3. 刳心去志黜聪明:剖析内心,去掉无用的追求。
  4. 洗涤无知之病:清理无知带来的困扰。
  5. 破尽人门幻影:打破人世间的虚幻。
  6. 方通物外圆成:达到超越物质的完美境界。
  7. 忘形遗照气神凝:忘却形体,达到心灵的凝聚。
  8. 务本乐天知命:注重本质,乐于接受命运。

修辞手法

  • 对比:将追求与放弃进行对比,突出诗人选择的坚定。
  • 比喻:用“洗涤”、“刳心”等比喻手法,形象化内心的挣扎与蜕变。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放弃,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我超越,强调务实与知命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花雪月:象征外在的美好与奢华。
  • 无知之病:象征人们精神上的困扰与迷茫。
  • 幻影:象征世俗的虚幻与不实。

这些意象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超然态度与内心追求的坚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持否定态度? A. 富贵功名
    B. 朴实无华
    C. 风花雪月
    D. 以上皆是

  2. 诗中提到的“务本乐天知命”强调了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接受现实与知足常乐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忽视内心的修炼

答案

  1. D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侯善渊的《西江月》都表达了对生活的不同态度。李白在豪放中体现的是对人生的热情与享受,而侯善渊则更趋向于内心的清净与超脱,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国古诗词流派与风格》

相关查询

丛菊 除夕 秋塘败荷 湖上 赠楞严舒上人 初宿东阁追忆文简丁公作 胡氏迟客亭观诗 喜有秋 初侍讲筵有感上呈经筵诸公 春日出浣花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遗笑大方 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孩儿 山珍海胥 韦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空心萝卜 随开头的成语 论开头的成语 雄花 徇情枉法 辛字旁的字 计上心头 木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包含栗的词语有哪些 三豪 引短推长 自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