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霁游北园怀唐小浦》

时间: 2025-05-07 07:14:28

诗句

八月天气佳,野色淡复浓。

散步秋雨后,石泉声淙淙。

悠然望远道,隔林起夕钟。

凉风送归雁,草际咽鸣蛩。

湿烟流村落,斜阳远近春。

苍苍水云外,秀绝两三峰。

晚眺思公子,沿堤采芙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4:28

原文展示:

秋霁游北园怀唐小浦
作者: 徐子威 〔清代〕

八月天气佳,
野色淡复浓。
散步秋雨后,
石泉声淙淙。
悠然望远道,
隔林起夕钟。
凉风送归雁,
草际咽鸣蛩。
湿烟流村落,
斜阳远近春。
苍苍水云外,
秀绝两三峰。
晚眺思公子,
沿堤采芙蓉。

白话文翻译:

八月的天气非常好,
野外的颜色淡淡而又浓郁。
在秋雨过后散步,
听到石泉潺潺的水声。
悠然地望着远方的道路,
隔着树林传来夕阳的钟声。
凉风送走归来的大雁,
草边传来蟋蟀的啼鸣。
湿润的烟雾飘荡在村庄,
斜阳照耀着远近的春景。
苍苍的水面和云层之外,
两三座秀丽的山峰格外迷人。
傍晚的远眺让我思念公子,
沿着堤岸去采摘芙蓉花。

注释:

  • :好的,良好的。
  • 淡复浓:色彩淡雅而又浓郁的状态。
  • 淙淙:形容水流声,清脆悦耳。
  • 悠然:安闲自得,心情舒畅。
  • 隔林:穿过树林,指声音从远处传来。
  • 夕钟:傍晚的钟声,通常指寺庙的钟声。
  • 送归雁:指秋天归来的大雁,象征季节的变迁。
  • 咽鸣蛩:蟋蟀的鸣叫声,形容秋天的气息。
  • 湿烟:指秋雨后的湿气和烟雾,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斜阳:指夕阳的光线,映照出温暖的氛围。
  • 秀绝:意为秀丽绝伦,形容景色的美丽。
  • 公子:指作者的友人或心中的思念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子威(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其诗风多表现出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结合,善于用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日常生活的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在游历北园时,经过秋雨的洗礼,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怀念友人唐小浦,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秋日景色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以“八月天气佳”引入,展现出秋天的宜人气候。接着,诗人描绘了秋雨后的自然景象,“石泉声淙淙”表现出宁静的氛围,给人以清新之感。随着诗句的展开,远道的钟声与归雁的飞来,交织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前的美好时光。最后,诗人在落日余晖中思念友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现出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充分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文学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八月天气佳”:描绘秋季的好天气,给人温暖的感觉。
  2. “野色淡复浓”:形容远处的自然景色,色彩丰富,富有层次感。
  3. “散步秋雨后”:在秋雨之后,暗示了一种新鲜感。
  4. “石泉声淙淙”:水声悦耳,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感。
  5. “悠然望远道”:诗人心情悠闲,注视远方,表现出一种闲适。
  6. “隔林起夕钟”:钟声从树林那边传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7. “凉风送归雁”:秋风送走归来的大雁,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8. “草际咽鸣蛩”:蟋蟀的鸣叫,增添了秋天的气息。
  9. “湿烟流村落”:湿润的空气在村落中弥漫,描绘出朦胧感。
  10. “斜阳远近春”:夕阳的光辉照耀着春天的景象,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11. “苍苍水云外”:远处的水和云,营造出一种广阔的空间感。
  12. “秀绝两三峰”:山峰的秀丽,象征大自然的伟大与美丽。
  13. “晚眺思公子”:傍晚时分,诗人思念友人,表现出深厚的感情。
  14. “沿堤采芙蓉”:在堤岸上采摘芙蓉,展现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通过“夕钟”、“凉风”等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使自然景物更具情感色彩。
  • 对仗:如“湿烟流村落,斜阳远近春”,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丰富:如“归雁”、“秋雨”、“芙蓉”等意象,构成了诗的整体氛围,表现了秋的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秋天的美丽景色与内心的思念情感展开,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怀念,体现了生命的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雨:象征着季节的转换,同时带来了一种清新的感觉。
  2. 归雁:象征着思乡与归属,传达出诗人对友情的思念。
  3. 石泉:代表着自然的生机与清澈,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4. 斜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带有淡淡的忧伤。
  5. 芙蓉:象征着美丽与纯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归雁”象征什么?
    A. 季节的变化
    B. 思乡与归属
    C. 友谊

  2. “石泉声淙淙”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拟声

  3.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A. 雨
    B. 夕阳
    C. 秋风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徐子威的《秋霁游北园怀唐小浦》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有描绘自然景色的主题,但徐子威更注重人际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孤独与静谧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怀诸葛珏二首 春末兰溪道中作 书无相道人庵 苦热寄赤松道者 寄李道士 题某公宅 题惠琮律师院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其六 湖头别墅三首 陋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器略 绝妙好辞 舌字旁的字 万世不刊 危亡关头 要归 动地惊天 代为说项 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廉开头的成语 里字旁的字 包含锅的成语 醉颜 韭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呢喃 你来我往 己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