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9:57
赠张绘秘教九题·诗匠
林逋 〔宋代〕
诗流有匠手,万象片心通。
山落分题月,花摇刻句风。
劳形忘底滞,巧思出樊笼。
唐律如删正,斯人合立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理解和赞美。诗人认为,优秀的诗人就像匠人一样,能够将各种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作出触动人心的诗篇。诗中的意象如山落、花摇,描绘了自然景物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忘却外在的拘束,诗人展现了独特的创造力,最终在唐代的韵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成就。
作者介绍:林逋,字季仲,号逸少,宋代诗人,著名的隐士,以清雅的诗风和高洁的品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林逋生活的宋代,正值诗歌创作的繁荣期。诗人通过对诗歌创作的观察,表达了对诗人技艺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创作自由和个人风格的追求。
《赠张绘秘教九题·诗匠》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歌创作的艺术魅力。首句“诗流有匠手”引出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了诗人作为“匠人”的重要性,暗示诗歌创作不仅仅是灵感的迸发,更是一种技艺的锤炼与积累。
接下来的“万象片心通”,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内心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创作灵感的来源,表达了诗歌创作对环境和情感的依赖。
“山落分题月,花摇刻句风”则通过生动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诗歌创作过程中的灵动与美感。诗人将写作比作自然的舞蹈,表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创作过程的深入思考。
后面的“劳形忘底滞,巧思出樊笼”则揭示了创作的艰辛与突破,诗人通过努力与思考,打破了创作上的局限,寻求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诗匠的技艺,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创作的思考,鼓励后人不断追求创新与突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诗歌创作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创作技艺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鼓励人们在艺术创作中追求创新与突破。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用什么比喻来形容诗人?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花与风的关系?
诗中提到的“唐律”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