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感遇》

时间: 2025-05-03 15:24:20

诗句

我初居三山,同里数十人,尊酒相劳苦,言辞亦谆谆。

去来四十年,皆成冢中尘;子孙虽或存,败屋卖作薪。

此亦何罪哉,不过坐一贫。

我幸未至此,亦复拙谋身,无饭可哺汝,触目成悲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24:20

原文展示:

感遇
——陆游

我初居三山,同里数十人,
尊酒相劳苦,言辞亦谆谆。
去来四十年,皆成冢中尘,
子孙虽或存,败屋卖作薪。
此亦何罪哉,不过坐一贫。
我幸未至此,亦复拙谋身,
无饭可哺汝,触目成悲辛。

白话文翻译:

我初到三山居住,那时同乡有数十人,
大家相聚畅饮,互相帮助,言语也非常亲切。
转眼四十年过去,大家都化为坟墓中的尘土,
虽然子孙或许还在,但破败的房屋只能卖作柴火。
这又有什么罪过呢?不过是贫穷而已。
我庆幸自己尚未沦落至此,但也感到谋生无计,
眼前没有饭食可以喂养你,看到这一切令人心痛。

注释:

  • 三山:指的是作者所居住的地方,可能是隐喻或具体地名。
  • 尊酒:指的是举杯畅饮,表达友好和团结的气氛。
  • 冢中尘:意指死去的人,化为尘土,反映人生无常。
  • 子孙虽或存:尽管后代仍在,但生活状况却不佳。
  • 败屋卖作薪:家破人亡,屋子也变得破败,甚至要卖掉来维持生计。
  • 拙谋身:指的是自己对于生活的无能为力。
  • 无饭可哺汝:表示生活困顿,无法给人以温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和爱国者。他的诗歌有着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个人情感,尤其以爱国和抒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表达了对同乡人际关系的怀念及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诗歌鉴赏:

《感遇》是陆游在其晚年所作,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开篇以“我初居三山”引入,展现了作者对初来时光景的怀念,那时有志同道合者的相伴,生活虽然朴素但却充满温暖。接着转入四十年的时光流逝,作者深感时间的无情,曾经的朋友与同伴,最终都化为尘土,令人倍感惋惜。

诗中“子孙虽或存,败屋卖作薪”揭示了家道的衰落,虽然后代或许还在,但生活的困苦不容忽视。陆游对这种境遇的反思,流露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悲哀。最后两句“无饭可哺汝,触目成悲辛”更是直抵人心,表达了他对亲人的关怀与自身困境的悲痛。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是对社会变迁和历史无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陆游在困境中仍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的深切关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我初居三山,同里数十人”:描绘初来三山时的情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 “尊酒相劳苦,言辞亦谆谆”:表现彼此之间的真诚与关怀。
    3. “去来四十年,皆成冢中尘”:时间的流逝使过往的同伴都已去世,暗示人生的短暂。
    4. “子孙虽或存,败屋卖作薪”:后代虽然存在,但生活拮据,反映社会的艰难。
    5. “此亦何罪哉,不过坐一贫”:对贫穷的无奈,强调这并不是个人的过错。
    6. “我幸未至此,亦复拙谋身”:虽然自己还没有沦落,但生活仍然困难。
    7. “无饭可哺汝,触目成悲辛”:对亲人的关爱和对生活困境的深切感受。
  • 修辞手法

    • 对比:初居时的热闹与后来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隐喻:将人比喻为尘土,强调人生的脆弱和无常。
    • 感叹:用“何罪哉”表达对生活不公的感慨。
  • 主题思想:本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社会变迁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关怀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无奈。

意象分析:

  • 三山:象征着初入社会的理想与希望。
  • 冢中尘:表示人生的尽头,生死无常。
  • 败屋:暗示生活困境与社会的动荡。
  • :象征着温饱与家庭的基本需求,体现关爱和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感遇》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陆游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尊酒相劳苦”是指什么?

    • A. 互相帮助
    • B. 争吵
    • C. 斗酒
    • D. 离别
  3. “无饭可哺汝”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幸福
    • B. 愧疚与无奈
    • C. 愤怒
    • D. 喜悦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时局的感慨与忧虑。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现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与《感遇》:两首诗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后者则更注重对社会现状的反思。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座右铭 赠别冀侍御崔司议 鸳鸯篇 送客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古意题徐令壁 山水粉图 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西字头的字 長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以聋辨声 老倒 易箦之际 传之不朽 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清茶淡话 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事铺张 天昏地暗 函电交驰 严近 見字旁的字 净结尾的成语 双人旁的字 三列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