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9:05
年年跃马长安市,
客舍似家家似寄。
青钱换酒日无何,
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
难得玉人心下事。
男儿西北有神州,
莫滴水西桥畔泪。
每年都骑马来到长安城,
客舍就像自己的家,家却像是寄居。
用青钱换酒的日子总是无尽,
红烛下呼唤着卢生,夜夜不能入睡。
轻易挑逗锦衣女子的机巧,
却难以获得玉人心底的情感。
男儿在西北的神州大地,
不要在西桥畔流下眼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长安市”指的是古时的长安城,是著名的文化和商业中心;“红烛”与“呼卢”则体现了诗人夜晚情绪的孤寂与思念。此外,“西桥”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士杰,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与诗人。他的作品多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心,风格豪放而又细腻,常常通过个人情感反映时代的沧桑。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之时,诗人通过对个人生活的描写反映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身处长安的游子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与理想生活的思念与渴望。开头的“年年跃马长安市”,一方面展现了游子的奔波与追求,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诗中“客舍似家家似寄”,将人生的漂泊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客栈虽似家,却始终是寄居之所,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归属感缺失。
“青钱换酒日无何”一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换酒的日子似乎无穷无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同时,夜晚的孤独与思念在“红烛呼卢宵不寐”中得以体现,红烛下的孤独身影,呼唤着心中的人,却无法入眠,构成了一幅悲凉的画面。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情感的描写,表示面对锦衣女子的挑逗,内心却难以获得真正的情感共鸣,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隔阂与复杂。结尾“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更是将个人的情感升华为对国家的思考,呼唤人们要在国家的动荡中保持坚韧,不轻易流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与对仗等修辞手法。如“青钱换酒”与“红烛呼卢”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生活的多样性与内心的孤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国家的担忧,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家的思念,唤起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市”指的是哪个古代城市?
诗中“青钱换酒”表达了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生活的思考,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而《木兰花》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与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