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3:55
八声甘州
甲戊仲春,龙虎山雅集,与师友泛筏泸溪
作者:熊盛元
伴吟俦远道御风来,乘槎下泸溪。正一篙波暖,群山雾敛,万树花披。
峭壁棺悬千古,指点到今疑。羞女无言处,泄露天机。
休唱当年怨曲,怕僧尼梦醒,魂也凄迷。
泻汍澜珠泪,绿涨玉梳池。
望丹崖城空仙杳,怅飞红,都入燕巢泥。
疏林外,渐斜阳暮,忍听鹃啼?
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春天与友人一起在龙虎山泛舟的景象。伴随着吟唱的朋友们,乘着木筏顺流而下,感受到温暖的波浪,群山的雾气逐渐散去,万树的花朵竞相绽放。高耸的峭壁上悬挂着古老的棺木,指向了历史的疑惑之处。羞涩的女子在无言处似乎泄露了天机。
不再唱那充满怨恨的歌曲,怕僧尼的梦醒时分,魂魄也随之凄迷。
泪珠在波涛中如同珍珠般流泻,绿水如玉梳般涌动。
远望丹崖的城池空寂而仙气飘渺,怅然若失的飞花,最后都归于燕巢泥中。
在稀疏的树林之外,夕阳渐渐西沉,忍不住倾听那杜鹃的啼鸣。
熊盛元,现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刻的哲理著称。他的作品常常结合自然与人文,呈现出独特的美学。
这首诗创作于甲戊年的春天,正值龙虎山的雅集,诗人和友人们在此游玩、吟咏,灵感迸发。诗中渗透着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春游龙虎山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间情感的思考。开篇即以“伴吟俦远道御风来”引入,生动地展现了与友人同行的愉悦。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尤其是“群山雾敛,万树花披”的描写,既有春天的生机,又透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生和情感的反思。从“羞女无言处,泄露天机”可以看出,诗人对女性情感的敏感与细腻,似乎在暗示着某种无奈与隐秘的情感。诗中“休唱当年怨曲”,显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的转折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哀愁。
最后,诗人以“疏林外,渐斜阳暮,忍听鹃啼”收尾,夕阳西下,杜鹃啼鸣,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与身边的人,展现了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切感悟。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伴吟俦远道御风来:
乘槎下泸溪:
正一篙波暖,群山雾敛,万树花披:
峭壁棺悬千古,指点到今疑:
羞女无言处,泄露天机:
休唱当年怨曲,怕僧尼梦醒,魂也凄迷:
泻汍澜珠泪,绿涨玉梳池:
望丹崖城空仙杳,怅飞红,都入燕巢泥:
疏林外,渐斜阳暮,忍听鹃啼:
诗歌通过描绘春游的场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历史的思索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哲理思考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诗中“伴吟俦远道”指的是什么?
A. 朋友的吟唱
B. 远道而来的风
C. 自然的景色
“羞女无言处”中的“羞女”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表达对美的赞美
B. 象征内心的隐秘与复杂
C. 对往昔的怀念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伤感的情歌
B. 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理
C. 历史的悲伤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