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1:4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1:46:45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庄,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长江蜿蜒千里,无边无际的雪浪和云涛交织。天险难以逾越,凭借人智的谋划,敌人怎么能肆意吞噬?阿坚带着数万南方军队,突然间长驱直入我们的土地。击溃强敌,正如在谢公的画中,气定神闲,挥手指挥。真是壮丽雄伟!在淝水之上,八千戈甲,结成阵列如蛇豕一般。鞭策马匹,周旋于战场,旌旗飘动,坐着便能让北军风头尽失。夜里听到几声鸣鹤,大家都说王师将要来了。延续晋朝的统治,庇护百姓,周雅又何曾独享美名?
作者介绍:李纲,字伯时,号止庵,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以直言敢谏而闻名,尤其在对抗外敌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宋朝时期,反映了当时对抗外敌、捍卫国家的决心和信心,尤其是对淝水之战胜利的庆祝。诗中结合了历史和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希望。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是一首具有恢弘气势的词作,作者通过对长江、雪浪、云涛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氛围。李纲运用丰富的历史典故,尤其是对淝水之战的回顾,展现出民族自豪感和对未来的期待。词中提到的“阿坚百万南牧”不仅是对当时军队规模的描绘,更是对南方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的期盼。
在形式上,李纲运用对仗和排比的手法,使得整首词律动感强烈,读来朗朗上口。尤其是“破强敌,在谢公处画”的描写,既表现出战场的紧张氛围,又体现出指挥者的从容不迫。最后提到的“延晋祚,庇烝民”,则是将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递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胜利的渴望,表现出人民在捍卫国家时的团结与勇气,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阿坚”指代的是?
A. 北军
B. 南方军队
C. 王师
D. 晋朝皇帝
“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中的“谢公”指的是?
A. 一个地方
B. 一个历史人物
C. 一个军事策略
D. 一个神话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