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6:26
峭寒霜叶又辞柯,有恨如人离拆。此际多愁多感,明月宁知得。片云伫到天涯,清露滴残秋色。已拌云山遥隔。空系人思忆。
寒冷的霜叶又一次离开了树枝,心中有着如同人离散般的怨恨。此时此刻,满怀愁绪,明月又怎能知道我的忧伤呢?薄薄的云彩停留在天边,清晨的露水滴落着残留的秋色。山的那边已然遥远,只能空自系念牵挂。
本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典故,但“明月”常常在古诗中象征思念和远方的情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愁苦,使得情感更加深厚。
《望仙楼》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古诗,诗人用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忧伤与思念。开篇的“峭寒霜叶又辞柯”描绘了秋冬交替时节的凄凉,霜叶的凋零不仅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也隐喻着人事的无常与离别的痛苦。接着,诗人通过“有恨如人离拆”直接表明了心中的怨恨与不甘,这种情感的表达显得更加真挚而深刻。
“此际多愁多感,明月宁知得”一联,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孤独感。明月本是人们寄托思念的象征,但在诗人眼中,它却似乎无法理解他的愁绪,反而显得更加无奈与孤独。诗中的“片云伫到天涯”与“清露滴残秋色”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诗人将自身的思念与自然的景象融合,使得诗句既有意境又富有情感。
整首诗在修辞上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传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悲秋的情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与无奈,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基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