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2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28:11
议礼何人集上台,东华哭罢极南来。
簪花拥妓神仙骨,纵酒狂歌宰相才。
生得中溪堪作主,死求太白可同埋。
先生自爱名山老,不是君王不放回。
这首诗的开头询问,有谁能在礼仪的台上聚集?东华(即东华帝君)哭泣之后,得以南来。诗人在此描绘了一幅繁华的场景:簪花的女子与神仙般的才子们争相聚集,纵情饮酒狂歌,宰相的才华在此一展无遗。
诗人自认为在中溪的山水中可以担任主角,死后希望能与李白合葬。最终,诗人表达出对于隐士生活的热爱,认为自己是个不愿意为君王所拘束的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大绅(约1700-1770),字子文,号梅溪,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含有深厚的哲理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士风流的描绘。同时,反映出清代士人的心态与社会风气。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隐士理想。开篇的疑问句“议礼何人集上台”,引发读者对礼仪和社会地位的思考,似乎在质疑那种表面的繁华与虚荣。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场景,东华哭罢,似乎象征着经历了世事沧桑后的沉思,经历了南来的旅行,带有一种悲伤的美感。
“簪花拥妓”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繁华景象,诗人在此感受到一种荒唐与无奈,纵酒狂歌的背后似乎隐藏着对现实的批判。中溪的隐逸生活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与对权力的拒绝,最终通过对太白的致敬,诗人仿佛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归宿,并强调了个人价值的独立性。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下,流露出一种清晰而独特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与官场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的渴望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体现了清代士人的一种理想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议礼何人集上台”中“议礼”的意思是:
A. 讨论礼仪
B. 进行宴会
C. 讨论诗歌
D. 进行游乐
诗中“东华哭罢极南来”中的“东华”指的是:
A. 一位诗人
B. 一位神仙
C. 一位帝王
D. 一位隐士
“生得中溪堪作主,死求太白可同埋”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希望成为官员
B. 希望与李白合葬
C. 希望富贵荣华
D. 希望与朋友长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