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声》

时间: 2025-04-30 03:14:23

诗句

淙波声可爱,最与静相宜。

激射不平处,潺湲无罢时。

拥花含骤咽,碍石溅空危。

便作山林趣,宁妨吏隐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14:23

原文展示:

水声 宋祁 〔宋代〕 淙波声可爱,最与静相宜。 激射不平处,潺湲无罢时。 拥花含骤咽,碍石溅空危。 便作山林趣,宁妨吏隐师。

白话文翻译:

水声潺潺,波声悦耳,最是与宁静的环境相得益彰。 水流激射在不平的石头上,发出持续不断的潺潺声。 水流拥抱着花朵,仿佛含着泪水哽咽,遇到石头则溅起高高的水花。 即使身处山林之中,这种自然的趣味也不会妨碍我作为隐士的身份。

注释:

  • 淙波声:指水流的声音。
  • 静相宜:与安静的环境相得益彰。
  • 激射:水流冲击。
  • 潺湲:水流声。
  • 拥花含骤咽:水流环绕花朵,形容水声如泣如诉。
  • 碍石溅空危:水流遇到石头溅起高高的水花。
  • 吏隐师:指既是官员又是隐士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隐逸情怀。此诗可能创作于其隐居或闲暇之时,表达了对自然水声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宋祁在政治上颇有成就,但也向往隐逸生活。此诗可能是在他体验自然、寻求心灵宁静时所作,通过描绘水声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水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淙波声可爱,最与静相宜”直接表达了水声的悦耳与环境的和谐。后文通过“激射不平处,潺湲无罢时”等句,进一步以水声的变化来象征生活的起伏,而“拥花含骤咽,碍石溅空危”则赋予水声以情感,使其更加生动。最后两句“便作山林趣,宁妨吏隐师”表明,即使身处自然之中,诗人也不会忘记自己的隐士身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坚定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淙波声可爱,最与静相宜”:水声悦耳,与宁静的环境相得益彰。
  2. “激射不平处,潺湲无罢时”:水流冲击不平的石头,发出持续不断的潺潺声。
  3. “拥花含骤咽,碍石溅空危”:水流环绕花朵,仿佛含着泪水哽咽,遇到石头则溅起高高的水花。
  4. “便作山林趣,宁妨吏隐师”:即使身处山林之中,这种自然的趣味也不会妨碍我作为隐士的身份。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拥花含骤咽”,将水声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比喻:如“碍石溅空危”,通过比喻使水声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水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水声:象征自然的声音,宁静与和谐。
  • 石头:象征生活中的阻碍,水流冲击石头象征克服困难。
  • 花朵:象征美好,水流环绕花朵象征对美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淙波声可爱”中的“淙波声”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水声 C. 鸟声 D. 虫声 答案:B

  2. 诗中“拥花含骤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B

  3. 诗中“宁妨吏隐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隐逸生活 C. 官场生活 D. 世俗生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宋祁的《水声》: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而宋祁的诗则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菩萨蛮(垂丝海棠零落) 清平乐 贺新郎(僧如梵摘阮) 酹江月 酹江月 水调歌头(和金焦) 菩萨蛮 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 清平乐·瓜洲渡口 江城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较着 包含啃的词语有哪些 普赉 吸风饮露 豆字旁的字 杕栗 苍开头的成语 包含畹的词语有哪些 日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坐观成败 行乎富贵 三点水的字 飠字旁的字 信套 左顾右视 诡形奇制 轮扁斫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