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2:57
《木兰花慢》
丙寅岁杪,吴中长吏,有迎春之举,已而未果。蒋香谷
作者:吴梅 〔近代〕
看青幡遍户,报春意,暗中生。对土鼓牛棚,句芒人面,苦念承平。
西京内家赐采,有鱼龙百戏踏歌行。谁展三吴旧典,好听一路欢声。
心惊,令节到催耕,冠盖几逢迎。叹南陌车旗,东郊云物,难问阴晴。
倾城万家士女,料簪花笑语度流莺。纵得韶华唤转,不知何日清明。
在丙寅年末,吴中的官吏有迎接春天的举动,但结果并不如意。在蒋香谷里,
看那青色的幡旗在家家户户随风飘扬,暗暗传递着春天的气息。面对土鼓和牛棚,
对着句芒神和人的面容,心中苦苦思念着安定的岁月。
在西京,家中被赐予锦绣,有如鱼龙百戏在踏歌行中欢舞。谁能展现三吴的旧典,
好听一路的欢声笑语。
心里感到惊慌,这个节令催促着耕作,多少人迎来迎去。
感叹南陌的车旗,东郊的云物,难以问清阴晴。
整个城市万家士女,估计簪花笑语传绕黄莺。
即使春光能够唤转,却不知何日才能清明。
作者介绍:吴梅,近代著名词人,擅长以古典诗词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丙寅年末,正值冬去春来之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社会现状的深思。
这首《木兰花慢》以“迎春”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人们的活动,展现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然而,诗中却隐含着对现实的感慨与无奈。开头通过“青幡遍户”引入春的气息,接着描绘了农家生活的画面,流露出对平安岁月的怀念。尽管节令已至,催促着耕作,但“难问阴晴”的惆怅体现了对未来的迷茫。
作者在对比“倾城万家士女”的欢笑声与自己的孤独思考中,反映出社会的喧嚣与个人内心的静谧。最后一句“纵得韶华唤转,不知何日清明”,更是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生命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春的意象与人们的生活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深刻地反映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迎春的喜悦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实的无奈
D. 以上都有
“青幡遍户”中“青幡”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吴梅更多地展现了对人们生活状态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安危与家国情怀。两者在意象与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