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峡山寺(传奇所记孙恪袁氏事,即此寺,至今》

时间: 2025-05-02 05:55:13

诗句

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

我行无迟速,摄衣步孱颜。

山僧本幽独,乞食况未还。

云碓水自舂,松门风为关。

石泉解娱客,琴筑鸣空山。

佳人剑翁孙,游戏暂人间。

忽忆啸云侣,赋诗留玉环。

林空不可见,雾雨霾髻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5:13

原文展示:

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
我行无迟速,摄衣步孱颜。
山僧本幽独,乞食况未还。
云碓水自舂,松门风为关。
石泉解娱客,琴筑鸣空山。
佳人剑翁孙,游戏暂人间。
忽忆啸云侣,赋诗留玉环。
林空不可见,雾雨霾髻鬟。


白话文翻译:

天开辟出清幽的峡谷,地势旋转形成碧绿的湾流。我行走得并不匆忙,整理衣服,面露疲态。山中的和尚本来就孤独,乞讨食物更是未曾归还。云朵如磨,水流自舂,松树门口风声如关卡。石泉解渴使客人开心,琴声在空山中回响。美人和剑客孙恪,暂时在尘世间游玩。忽然想起与云中友人吟唱作诗,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林中空旷难以见到,雾雨笼罩着发髻。


注释:

  1. 天开清远峡:形容天与地的开阔,峡谷清幽。
  2. 凝碧湾:碧绿的水湾,描绘自然美景。
  3. 无迟速:无急速,意指悠然自得。
  4. 摄衣步孱颜:整理衣物,步伐缓慢,面色疲惫。
  5. 山僧:山里的和尚,隐居不问世事。
  6. 云碓水自舂:云如磨,水自流,表现自然的宁静。
  7. 松门风为关:松树的门口,风声如同守卫的关卡。
  8. 石泉解娱客:石泉的水让客人感到愉快。
  9. 琴筑鸣空山:山中琴声回响,悠扬动听。
  10. 佳人剑翁孙:美丽的女子和剑客孙恪。
  11. 啸云侣:云中朋友,意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12. 雾雨霾髻鬟:雾雨笼罩,难以辨认,形象生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和仲,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其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风格多样,广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峡山寺》创作于苏轼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峡山寺》在意境上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独特体验。诗中描绘的峡山寺地理环境,清幽而美丽,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开篇“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接下来,诗人以自己的行走节奏和状态,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似乎在与大自然交流,感受生命的流动。

同时,诗中提到的“山僧本幽独,乞食况未还”,则反映出隐居生活的孤独与清贫,展现了诗人对俗世的超然态度。接下来的“云碓水自舂,松门风为关”,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此外,诗中提及的“佳人剑翁孙,游戏暂人间”与“忽忆啸云侣,赋诗留玉环”,则表达了对世外友人的思念,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层面。最后的“林空不可见,雾雨霾髻鬟”,则用浓厚的意象描绘出一种朦胧的美感,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首诗不仅在意境上令人陶醉,更在情感上引人共鸣,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情怀。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描绘自然风光,展现山水的清新与幽远。
    • 我行无迟速,摄衣步孱颜:表达自己在自然中的漫游与沉思,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状态。
    • 山僧本幽独,乞食况未还:反映隐士生活的孤独与清贫。
    • 云碓水自舂,松门风为关: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山中宁静的氛围。
    • 石泉解娱客,琴筑鸣空山:体现自然之中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
    • 佳人剑翁孙,游戏暂人间:提到友人,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 忽忆啸云侣,赋诗留玉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志趣相投的情感。
    • 林空不可见,雾雨霾髻鬟:用意象构建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氛围。
  2. 修辞手法:

    • 诗中常用比喻,如“云碓”比作磨,形象生动。
    • 拟人手法在“松门风为关”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展现自然的灵动。
    • 对仗工整,使得诗句音韵和谐。
  3.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真挚的友谊,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1. 峡谷:象征着人生的旅程与探索。
  2. 山僧:代表隐士的生活状态,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
  3. 石泉:象征清凉与愉悦,体现自然的恩赐。
  4. 佳人:象征美好的人际关系与情感。
  5. 云与雾:代表朦胧与神秘,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

    • 苏轼的《峡山寺》的主题主要是?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 以上都是
      答案:D
  2. 填空题:

    • 诗中“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描绘了__的自然风光。
  3. 判断题:

    • 诗中“山僧本幽独”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错)
      答案: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峡山寺》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描绘了自然风景,但苏轼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宁静与孤独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风格与流派》

相关查询

饭牛歌为胡子徽作 寄赠潘氏积善堂 挽方宫使 赠乔县尹 挽山房先生 其二 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 丁亥清明和昭德侄孙韵 和可庵见寄韵 三用韵 其一 和勉斋侄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点水的字 清丽俊逸 大阿福 迁思回虑 牙字旁的字 对偶 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推寻 定形 尢字旁的字 一字不识 采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意度 拔开头的成语 有机可趁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