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蝶恋花》

时间: 2025-05-09 00:31:54

诗句

庭院深深深几许。

处处人家,尽日飞香絮。

目断平芜西去路。

迢迢此恨无重数。

一片江山从付与。

啼鴂声声,红入斜阳苦。

剩有空枝教折取。

尊前莫唱黄金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1:54

原文展示:

庭院深深深几许。处处人家,尽日飞香絮。
目断平芜西去路。迢迢此恨无重数。
一片江山从付与。啼鴂声声,红入斜阳苦。
剩有空枝教折取。尊前莫唱黄金缕。

白话文翻译: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少层。处处都是人家,整天飘散着香絮。
目光所及,平坦的田野通向西方的路。心中这份无尽的遗憾,真是数不胜数。
一片江山已经全部拱手相让。啼叫的杜鹃声声入耳,红霞映衬着斜阳,令人感到苦涩。
剩下的空枝只好让人去折取。酒杯前不要再唱那“黄金缕”的曲子了。

注释:

  • 庭院: 指的是院落,象征着宁静的生活环境。
  • 香絮: 指的是飘散的花香,寓意美好的时光。
  • 目断平芜: “目断”意为目光所及的地方,“平芜”指的是平坦的田野,表达了对远方道路的向往。
  • 迢迢: 意思是远且长,形容心中的忧伤无尽无休。
  • 江山: 指国家和大地,这里用以比喻个人的牺牲。
  • 啼鴂声声: 杜鹃的叫声,常常用来暗指离别或哀伤。
  • 黄金缕: 是一种古代的歌谣,象征着美好但却令人感伤的事物。

典故解析:

该诗中涉及的“黄金缕”出自《红楼梦》,是贾宝玉所唱的一首曲子,表达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思亮,近代著名诗人,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他的诗作多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为题材,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感到迷惘,通过描绘庭院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蝶恋花》这首词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切思考。开头“庭院深深深几许”一句,既描绘出一个幽静而深邃的环境,也暗示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迷惘。接着,通过“处处人家,尽日飞香絮”,展示了生活的美好与温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目断平芜西去路”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作者的目光所及的平坦道路似乎无法带走他内心的重负,反而加深了对于失去的痛苦感受。紧接着,诗中提到“江山从付与”,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和牺牲,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沉重。

“啼鴂声声,红入斜阳苦”一句,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杜鹃的啼叫声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伤,而夕阳的红霞又带来一种无尽的苦楚。最后一句“尊前莫唱黄金缕”,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告别,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庭院深深深几许

    • 描绘一个幽静的庭院,给人一种深邃之感,暗示内心的孤寂。
  2. 处处人家,尽日飞香絮

    • 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形成对比。
  3. 目断平芜西去路

    • 表达对远方的向往,目光所及的田野让人感到一种无尽的忧伤。
  4. 迢迢此恨无重数

    • 心中的遗憾无穷无尽,重数之感让人倍感沉重。
  5. 一片江山从付与

    • 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与牺牲。
  6. 啼鴂声声,红入斜阳苦

    • 自然的声音和夕阳的色彩交织着,表现出离别的痛苦。
  7. 剩有空枝教折取

    • 仅剩的空枝让人感到遗憾,象征着失去的美好。
  8. 尊前莫唱黄金缕

    • 对美好往昔的告别,表达出一种无奈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 “江山”不仅指土地,还暗指心灵的牺牲。
  • 拟人: “啼鴂声声”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使得语言更为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沉重而又富有诗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院: 象征宁静但孤寂的内心世界。
  • 香絮: 代表美好与温馨的生活。
  • 杜鹃: 传统上象征离别与哀伤。
  • 红霞: 自然的美丽与无尽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金缕”是用来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时光
    • B. 失去的爱情
    • C. 个人的牺牲
    • D. 自然的声音
  2. “目断平芜西去路”中的“目断”是什么意思?

    • A. 眼睛受伤
    • B. 目光所及
    • C. 目光模糊
    • D. 目光坚定
  3. 诗中的“啼鴂声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离别的痛苦
    • C. 自然的宁静
    •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歌: 探讨生活的美好与苦涩。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无奈。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但情感更为激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蝶恋花》这首诗的情感和意象,更好地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查询

东皋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过从伯麟书公旧宅有感 过从伯元珑公旧宅有感 挽从叔元爝公 答情人 恭和御制己亥十一月十三日南郊祭天斋宫即事赐诗 其四 送蔡攸征燕 与范谦叔饮西园 假节邕交道由吴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真假难辨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大字旁的字 切蚂 路转峰回 革字旁的字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急景凋年 俚谚 包含联的成语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荣结尾的成语 弥患无形 秃宝盖的字 余拙 枯鱼之肆 癶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