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1:28
远游跻剑阁,长想属天台。
万里隔三载,此邦余重来。
音容旷不睹,梦寐殊悠哉。
边郡饶藉藉,晚庭正回回。
喜传上都封,因促傍吏开。
向悟海盐客,已而梁木摧。
变衣寝门外,挥涕少城隈。
却记分明得,犹持委曲猜。
师儒昔训奖,仲季时童孩。
服义题书箧,邀欢泛酒杯。
暂令风雨散,仍迫岁时回。
其道惟正直,其人信美偲。
白头还作尉,黄绶固非才。
可叹悬蛇疾,先贻问鵩灾。
故乡闭穷壤,宿草生寒荄.零落九原去,蹉跎四序催。
曩期冬赠橘,今哭夏成梅。
执礼谁为赗,居常不徇财。
北登嵔gF坂,东望姑苏台。
天路本悬绝,江波复溯洄。
念孤心易断,追往恨艰裁。
不遂卿将伯,孰云陈与雷。
吾衰亦如此,夫子复何哀。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1:28
《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
作者:苏颋 〔唐代〕
远游跻剑阁,长想属天台。
万里隔三载,此邦余重来。
音容旷不睹,梦寐殊悠哉。
边郡饶藉藉,晚庭正回回。
喜传上都封,因促傍吏开。
向悟海盐客,已而梁木摧。
变衣寝门外,挥涕少城隈。
却记分明得,犹持委曲猜。
师儒昔训奖,仲季时童孩。
服义题书箧,邀欢泛酒杯。
暂令风雨散,仍迫岁时回。
其道惟正直,其人信美偲。
白头还作尉,黄绶固非才。
可叹悬蛇疾,先贻问鵩灾。
故乡闭穷壤,宿草生寒荄。
零落九原去,蹉跎四序催。
曩期冬赠橘,今哭夏成梅。
执礼谁为赗,居常不徇财。
北登嵔坂,东望姑苏台。
天路本悬绝,江波复溯洄。
念孤心易断,追往恨艰裁。
不遂卿将伯,孰云陈与雷。
吾衰亦如此,夫子复何哀。
远道而行攀登剑阁,长久以来想念天台山。
万里相隔三年,这地方我又重来。
你的音容久未得见,梦中思念更加悠长。
边境的城郡繁忙热闹,傍晚庭院中正安静。
喜闻从上都传来的封赏,恳求旁边的官吏打开密函。
我曾经了解海盐的客人,如今却看到梁木已折。
换好衣服在寝门外,含泪回忆那少城的角落。
却清楚记得,依然持有微妙的猜测。
老师曾经教诲过,像仲季时的小孩。
穿上义服在书箱上题字,邀请朋友一起饮酒。
暂时让风雨散去,却仍然要面对四季回转。
他的为人正直,其道理美好而值得追慕。
白头之后还做官,黄绶虽在却并非聪才。
可叹悬蛇的迅疾,早已带来鵩鸟的灾难。
故乡闭塞且贫穷,常年草木生寒霜。
零落的九原去,岁月催促四季交替。
以前冬天送橘子,今天却因夏哭梅花。
执礼的人谁来送别,向来不看重金钱。
北上登嵔坂,向东望姑苏台。
天路原本悬绝,江水又逆流而上。
思念孤独的心易断,追忆往事恨难裁。
未能遂你的志向,谁能说陈与雷。
我衰老也是如此,老师又何必悲哀。
作者介绍:苏颋,字公绰,号月斋,唐代诗人,出身于文学世家,擅长诗歌和骈文。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远游之际,因思念友人乐安少府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抒发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岁月的感慨。
这首诗作通过远游的叙述,展现了对友人、故乡和时间流逝的深切思索。开头几句,作者以"远游"和"长想"揭示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接着通过“万里隔三载”的感叹,表现出时间和空间的巨大的距离感。诗中反复提到的“音容”、“梦寐”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缠绵悱恻的情感氛围。
诗的中段则通过对边境繁忙、晚庭静谧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诗人通过对昔日欢乐的回忆和对当前孤独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而“白头还作尉,黄绶固非才”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后半部分,诗人以“北登嵔坂,东望姑苏台”作为结尾,回到现实的状态,展现出一种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展现了唐诗的特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思念、孤独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展开,体现出作者对友人和故乡的深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哲理思考。
重要意象:
诗词测试:
苏颋的《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天台”是指什么?
“白头还作尉,黄绶固非才”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