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3:34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砍树怎么能呢?没有斧头就无法做到。
娶妻又该如何呢?没有媒人就无法成婚。
砍树砍树,这个道理不远。
我见到的那位姑娘,筷子和豆子已经用过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伐柯》为先秦时期的作品,作者不详,可能是当时的民间歌谣,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产生于一个重视婚姻与家庭的社会,表达了人们在处理生活大事时的必然条件和依赖。
《伐柯》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法则。诗的开头用“伐柯如何?匪斧不克”来引入主题,表达了在进行某项工作时,缺乏必要工具是不可行的道理。接着,转向婚姻的主题,强调了媒人的重要性,反映了古代婚姻中媒人这一角色的不可或缺。全诗简洁明了,寓意深刻,使用了对比手法,既有砍树的具体行动,又有婚姻的抽象关系,形成了一种生活的哲理。
诗中反复提到“伐柯”,强调了这个行为的重要性,进一步引申为生活中一切事情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条件。最后一句“我觏之子,笾豆有践”则暗示了婚姻的实际情况,似乎是对理想和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使人感受到生活的智慧和人际关系的微妙。它不仅仅是对婚姻的探讨,更是对人们生活状态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生活中某些事情的必然条件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行动之前要考虑周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伐柯如何?”这句中的“柯”指的是什么?
A. 树枝
B. 树根
C. 树干
D. 树叶
诗中提到的“媒”是指什么?
A. 朋友
B. 媒人
C. 家人
D. 同事
诗的主题强调了什么?
A. 生活的随意性
B. 生活的必然条件
C. 生活的复杂性
D. 生活的痛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