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6:21
金缕曲 题赵亚娟女史诗稿《离恨草》
作者: 陈伟强
离恨知多少?遍天涯萋萋莽莽,断肠芳草。
一自吹箫人去后,日日蛾眉慵扫。
盼窗外金萱开早。蝶化吟笺蕊为笔,
采玲珑红豆当诗料。添几页,葬花稿。
裁云镂月何时了?算除非春蚕丝尽,蜡梅香杳。
沧海桑田都变改,怪煞相思不老!
湘水渺倩魂飞绕。想得江南秋月夜,
木犀旁锦瑟临风挑。桂露白,罗衣缟。
这首诗表达了离愁别恨的深重和难以忘怀的情感,诗人在无尽的思念中感到痛苦与孤寂。对于离恨的数量难以计数,遍布天涯的芳草更是让人断肠。自从爱人离去后,诗人每日都懒得打理自己的容颜,期待窗外的金萱花早日开放。诗人用蝴蝶化为的吟笺蕊作为笔,采集玲珑的红豆作为诗的素材,增添几页关于埋花的诗稿。想知道何时才能结束这段纷扰的情感,除非春蚕的丝尽了,蜡梅的香气消散了。世事沧海桑田皆已变化,令我惊讶的是对爱的思念却从未消失。湘水流淌,仿佛那美丽的灵魂依然在飞绕。想起江南的秋月夜,木犀花旁,锦瑟轻挑,桂花露水,罗衣轻纱。
作者介绍:
陈伟强为当代诗人,他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常常表达对生活和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离恨草》是对离别和思念的一种深刻反思,反映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敏感和细腻的观察,生动表现了因离别而生的绵长思念。
这首《金缕曲 题赵亚娟女史诗稿《离恨草》》不仅在语言上展现出古典诗词的优美,更在情感表达上深邃而复杂。诗人运用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修辞,描绘了因离别而生的深刻情感。开头的“离恨知多少?”便引发读者的共鸣,暗示了爱情的苦涩与无奈。接着,诗人通过“遍天涯萋萋莽莽,断肠芳草”形象地展现了自己对爱人的思念,草木的繁盛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在情感的层次上,诗人不仅仅停留在对离别的痛苦描述上,更进一步反思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这在“沧海桑田都变改”一句中得以体现。尽管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但内心的思念却始终如一,表达了对爱情永恒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情感,形成了一种沉重而又美丽的氛围,使得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苦与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离别后的思念与孤独,探讨了爱情的永恒与时间的流逝,展现了诗人对爱的执着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离恨”指的是什么?
A. 离开后的痛苦
B. 快乐的回忆
C. 对未来的期盼
“沧海桑田”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B. 对爱情的坚定
C. 自然的美丽
“盼窗外金萱开早”中的“金萱”代表什么?
A. 美好的希望
B. 伤感的回忆
C. 失去的爱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涵盖了《金缕曲 题赵亚娟女史诗稿《离恨草》》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