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5:50
金缕曲 其四
作者: 苏渊雷 〔近代〕
盼到春消息。渺江关梅花数点,枝头寒勒。
骨肉天涯灯下影,一刻千金都值。
曾不减古欢遥集。书枕诗瓢行处有,
料胜他魂返枫林赤。吟未罢,竹石裂。
浮生堪恋还堪惜。数襟期荆高逝后,
豪情谁拾。雁宕龙沙天共远,
渡海出关一律。只雪窖霜棱稍迫。
未必生才皆有用,剩丹心朗照风檐色。
掷笔起,东方白。
等到春天的消息传来,江关的梅花零星绽放,枝头仍是寒冷的印记。
即使身处天涯,灯下的影子一刻也显得无比珍贵。
曾经的欢聚并没有减退,书桌上、诗意的行踪随处可见,
想必胜过他人魂归枫林的红色。吟唱尚未结束,竹石之间的裂响。
浮生可爱也可惜,临别前的衣襟数不胜数,
豪情壮志又有谁来拾起?
雁阵飞翔,龙沙的天际遥远相同,
渡海出关却是一样的情景。只是在雪窖霜棱中稍显逼迫。
未必所有的才华都能有所用,唯有赤诚之心才能明亮照耀风檐的颜色。
放下笔,东方的曙光已现。
作者介绍
苏渊雷,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曾任职于新政时期的各类官职,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春季,正值梅花绽放之时,诗人借梅花的开落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珍贵。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金缕曲 其四》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对亲友、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盼到春消息”开篇即以期待的语气引入,渺江关的梅花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但又夹杂着寒冷的感伤,正如人生的苦乐交织。
接下来,诗人通过“骨肉天涯灯下影”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珍视。这一段情感真挚,令人感同身受,尤其是“千金都值”一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珍贵。
而“曾不减古欢遥集”则引入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用“书枕诗瓢行处有”来表达对文化生活的热爱,显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深邃。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终以“东方白”结束,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诗人在生命的浮沉中,时刻保持着一颗赤诚的心,期待着未来的光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情感的深度。例如“灯下影”比喻思念,使用“竹石裂”来拟人化内心的激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春天的期盼、对亲情的思念以及对生命的哲思,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盼到春消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望
B. 期待
C. 愤怒
“一刻千金都值”中的“千金”指代什么?
A. 物质财富
B. 情感的珍贵
C. 时间的流逝
诗中提到的“丹心”象征什么?
A. 智慧
B. 赤诚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作品同样展现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生活的感慨,尽管风格各异,但都有着对情感的深切描绘。苏渊雷的这首词在情感上更为细腻,结合时令变化与个人思考,呈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