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1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6:32
作者: 张尔田 〔清代〕
何处霜箛彻。望高秋毡庐四野,绣旗明灭。摇动星河三峡影,坏垒乌头如雪。听一阵呜呜咽咽。马上谁携葡萄酒,伴将军醉卧沙场月。冰堕指,泪流血。男儿到此肝肠裂。拥残镫吴钩笑看,梦魂飞越。日暮金微移营去,白羽千军催发。更几点遥天鸿没。驻马蓬莱传烽小,正咸阳桥上人初别。清夜起,唾壶缺。
在何处能看到霜冻的景象?望向高秋的毡房,四周绣旗闪烁。星河的影子在三峡间摇曳,破坏的城垒如雪般白。听见一阵阵呜咽声,马上谁会携带葡萄酒,陪伴将军在沙场的月光下醉卧?冰冷的指尖,泪水流淌如血。男子汉到了这里,肝肠寸断。挥舞着残留的镫和吴钩,笑看梦魂飞逝。日暮时分,营地逐渐移动,千军的白羽催促着出发。更有几只遥远的鸿雁飞去。驻马在蓬莱,烽火传来,正是咸阳桥上人们初次分别。清冷的夜晚起,唾壶也已破缺。
作者介绍: 张尔田,生活在清代,擅长诗词,作品通常表现出浓厚的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战争时期,作者闻军中栗声,感慨于将士的悲壮与离愁,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士的敬意。
这首《金缕曲》以其深情的文字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战士在离别时的伤感与豪情。开头以“霜箛彻”引入,勾勒出秋天的寒冷和萧瑟,展现了战争环境的残酷。而“绣旗明灭”则暗示了战斗的激烈与不确定性,营造出一种紧迫的氛围。接着通过“听一阵呜呜咽咽”,表现出战士们内心的无奈与悲伤。酒醉沙场的意象,既是对战士豪情的赞美,也是一种对生死的轻视,反映出他们对战争的无畏与对生存的渴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借助“日暮金微移营去,白羽千军催发”展现出行军的场景,进一步增强了诗的动态感和紧迫感。最后的“咸阳桥上人初别”让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也象征着对未来的无限忧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绣旗”象征什么?
诗中“冰堕指,泪流血”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金缕曲·闻军中?栗声,感赋》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