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永明乐十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4 10:26:36

诗句

民和礼乐富,世清歌颂徽。

鸿名轶卷领,称首迈垂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6:36

原文展示:

永明乐十首 其二
民和礼乐富,世清歌颂徽。
鸿名轶卷领,称首迈垂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状态:人民和谐,礼仪和音乐都非常充足,社会清明,人人歌颂美德。诗中提到的“鸿名轶卷领”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高雅的美好形象,形容穿戴整齐,气度不凡,展现出一种优雅的风范。

注释:

  • 民和:人民和睦,指社会安定。
  • 礼乐:礼仪和音乐,古代社会重视礼乐文化。
  • :丰足,指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富裕。
  • 世清:社会清明,指政治明朗,百姓安乐。
  • 歌颂徽:歌颂美德或名声的意思。
  • 鸿名:指高雅的名声。
  • 轶卷领:形容衣着整洁、风度翩翩。
  • 称首:相当于称赞或赞美。
  • 迈垂衣:气度非凡,衣服拖曳着,形容优雅的步态。

典故解析:

  • 礼乐:在古代中国,礼乐是维持社会秩序和文化认同的重要元素,强调礼仪的重要性。
  • 民和:源于儒家思想,强调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朓,字希声,号阮籍,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优美的诗风和抒情能力而受到后世推崇。谢朓的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社会等主题,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交融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理想化的社会状态,表达对和平、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的图景,展现了谢朓对和谐人际关系和优雅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民和礼乐富,世清歌颂徽”便明确表达了诗人的愿景:一个礼仪和音乐都繁荣的社会,民众和睦,歌颂美德,构成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这种描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关心,也是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后面的两句“鸿名轶卷领,称首迈垂衣”则通过具体的形象描绘了理想社会中的人们如何优雅生活,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气度非凡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虽简短,却蕴含了对人们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民和礼乐富”:人民和睦,礼仪音乐充足,描绘出和谐的社会。
  • “世清歌颂徽”:世道清明,人人歌颂美德,体现出良好的社会风气。
  • “鸿名轶卷领”:高雅的名声,衣着整洁,突出理想人物的形象。
  • “称首迈垂衣”:称赞与赞美,形象地展示出优雅的姿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民和”与“世清”、“礼乐”与“歌颂”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形象描绘:通过具体的形象(如“卷领”、“垂衣”)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理想社会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渴望和对优雅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道德风尚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和谐的民众:象征着社会的安定与幸福。
  • 礼乐:代表文化的丰富和精神的追求。
  • 高雅的人物形象:象征着理想人格和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民和”指的是什么?
    A. 人民和睦
    B. 人民富裕
    C. 人民有礼

  2. “礼乐”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物质财富
    B. 文化精神
    C. 战争胜利

  3. “称首迈垂衣”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A. 忧伤
    B. 优雅
    C. 繁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可以将谢朓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理想社会的描绘,后者则表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悟与积极的生活态度,两者虽有不同侧重点,但均展现了古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谢朓诗集》
  • 《南北朝文学史》

相关查询

宿仙游寺望月生峰 雨后早发永宁 寿安水馆 参军厅新池 曲江醉题 游嘉州后溪(开元观闲游,因及后溪,偶成二韵) 丁巳上元日放三雉 雁和韦侍御 云花寺寓居赠海岸上人 蒲中霁后晚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嗒丧 组稿 力倍功半 私字儿的字 包含生的成语 玉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金母木公 碌碌无才 干字旁的字 包含韖的词语有哪些 闻过则喜 小觑 包含珑的词语有哪些 高爵显位 三寸鸡毛 追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