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3:30
隋王鼓吹曲十首 其十 泛水曲
作者:谢朓 〔南北朝〕
玉露沾翠叶,金凤鸣素枝。
罢游平乐苑,泛鹢昆明池。
旌旗散容裔,箫管吹参差。
日晚厌遵渚,采菱赠清漪。
百年如流水,寸心宁共知。
露珠沾湿了翠绿的叶子,金色的凤凰在素白的枝头鸣叫。
结束了在平乐苑的游玩,划着小舟在昆明池上泛舟。
旌旗散落在岸边,箫管声悠扬而又错落。
夕阳西下,我厌倦了河岸的景色,采摘菱角送给清澈的水波。
百年如同流水般逝去,我的心意又有谁能理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谢朓(约464-499),字希白,号青莲居士,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其诗风清新俊逸,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泛水曲》是谢朓在游览昆明池后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描写的游玩场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玉露、金凤、昆明池等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开篇以“玉露沾翠叶,金凤鸣素枝”引入,瞬间带给读者一种清新与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自己在平乐苑游玩后,划小舟泛水的悠闲情景,表现出一种惬意的生活态度。
在诗中,诗人用“旌旗散容裔,箫管吹参差”描绘出一种音乐与自然交融的氛围,体现了他内心的愉悦与对生活的热爱。而“日晚厌遵渚,采菱赠清漪”则转向对生活的思考,随着日落而产生的厌倦感,使得诗歌的情感变得更加深邃。最后一句“百年如流水,寸心宁共知”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自己心意的孤独。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短暂的深思,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玉露”指的是什么?
A. 清晨的露水
B. 夜晚的露水
C. 雨水
“百年如流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时间的珍惜
B. 对生命的感慨
C. 对自然的敬畏
诗中提到的“昆明池”象征着什么?
A. 喧闹的城市
B. 宁静的自然
C. 乡村的田野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