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9:11
原文展示:
白发将军夜枕戈,楼兰未斩奈愁何。
挑灯看剑泪如洗,那听萧萧易水歌。
白话文翻译:
白发的将军在夜晚枕着刀戈,楼兰尚未被征服,心中忧愁无处诉说。
点亮灯光,凝视着利剑,泪水如同洗涤一般,那又能听见什么,只有那萧萧的易水歌。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豪放、悲壮见长,常表达对战事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时代背景可能是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诗人通过描绘将军的心情,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不安与动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白发将军的角度出发,展现了战场上将士的无奈与悲壮。开篇“白发将军夜枕戈”,让人感受到将军的年迈与疲惫,战斗的重担压在他肩上,夜晚的安宁被战斗的阴影笼罩。接下来的“楼兰未斩奈愁何”,则突显了将军内心的焦虑与未竟之志,他虽有英雄气概,但面对未能征服的敌人,也难免感到无力。
“挑灯看剑泪如洗”,在夜深人静的时刻,将军独自面对自己手中的剑,泪水流淌,显得格外凄凉。最后一句“那听萧萧易水歌”,把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易水歌不仅是古代战士面临离别时的悲壮,更象征着将军对未来的迷茫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传达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英雄命运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时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将军的视角,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战斗的无奈,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英雄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将军有什么样的情感?
“挑灯看剑泪如洗”中,灯光的作用是什么?
“楼兰未斩奈愁何”中,将军的心态是?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杜甫的《兵车行》进行对比,都是通过战争反映将士的苦难与牺牲。杜甫侧重于百姓的痛苦,而杨冠卿则更聚焦于将军个人的内心挣扎,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展现了战争的悲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