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0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05:41
愁绝行人天易暮,
行向鹧鸪声里住。
渺渺洞庭波,
木叶下,楚天何处。
折残杨柳应无数,
趁离亭笛声吹度。
有几个征鸿,
相伴也,送君南去。
行人愁苦,天色已渐昏暗,
他走向鹧鸪的叫声所处的地方停住。
渺茫的洞庭湖波涛起伏,
落叶纷飞,楚地的天空又在何方?
折断的杨柳应有无数,
伴随着离亭的笛声飘荡而过。
有几只大雁,
相伴着你,送你南行。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容若,号楞伽,清代文学家,满族人,是清初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风清丽脱俗,感情真挚,常以离别、思乡等主题为主。
此诗作于纳兰性德与友人张见阳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离别情景的感慨,具有深厚的友谊和浓烈的离别之情。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是一首表现离别情感的诗篇,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惆怅。首句“愁绝行人天易暮”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伴随着天色渐暗,行人愁苦的心情愈加明显,突显了离别的沉重。接下来,“行向鹧鸪声里住”则将离别的场景与鹧鸪的叫声相结合,鹧鸪常被视作思乡之鸟,增加了惆怅的氛围。
“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将视野拉远,描绘了广阔的洞庭湖,暗示着离别后的孤独和无助。最后几句“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杨柳的残败与笛声的悠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反映了离别的无奈与美好回忆的交错。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离别无奈的感慨。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现了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分别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离别时的孤独与惆怅,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感。
诗中“愁绝行人天易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愁苦
C. 平静
“鹧鸪声”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思乡
C. 离别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离别
C. 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