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虞美人 其二 本意》

时间: 2025-05-06 02:36:01

诗句

拔山盖世重瞳目。

眼底无秦鹿。

阴陵一夜楚歌声。

独有美人骏马伴平生。

感王意气为王死。

名字留青史。

笑他亭长太英雄。

解令辟阳左相监宫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6:01

原文展示:

拔山盖世重瞳目。眼底无秦鹿。阴陵一夜楚歌声。独有美人骏马伴平生。感王意气为王死。名字留青史。笑他亭长太英雄。解令辟阳左相监宫中。

白话文翻译:

拔山盖世的壮志与重瞳目(指英雄的目光)交织,眼中没有秦朝的飞鹿。阴陵之地,一夜之间响起楚地的歌声。唯有美人与骏马相伴终生。因感动于王的气概,为王而死,名字留名青史。嘲笑那些亭长,根本不算英雄。解任辟阳担任左相,监视宫中事务。

注释:

  • 拔山盖世:形容气魄非凡,能够撼动大山,超越世人。
  • 重瞳目:意指目光如炬,犀利而有神。
  • 秦鹿:指秦朝的美好,象征着逝去的时代。
  • 阴陵:指楚国的阴陵,暗示历史的悲歌。
  • 楚歌声:指楚国的歌声,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
  • 亭长:指地方官,句中意为不值一提的角色。
  • 辟阳:历史人物,文中指其任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禛(1680-1755),字子美,号楞伽山人,清代诗人、书法家,诗风豪放,擅长描写历史人物与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对英雄气概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气质与当时官员的庸碌,表达了对真正英雄的向往与对平庸的不屑。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其二》展现了王士禛对历史与英雄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拔山盖世重瞳目”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英雄的气概,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接下来的“眼底无秦鹿”,则暗示了诗人对逝去的辉煌历史的无奈与惋惜。在“阴陵一夜楚歌声”中,借用楚国的歌声,表达了对故国的追忆与对历史的反思。接着提到“独有美人骏马伴平生”,强调了忠诚与陪伴的重要性。

诗的后半部份通过“感王意气为王死”表达了对忠臣气概的钦佩,认为这样的气概应当被后人铭记。同时“笑他亭长太英雄”,则利用讽刺的手法,质疑那些表面上看似英雄的官员。整首诗通过对比,传达了诗人对真正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庸碌之人的不屑,展现了深刻的历史观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拔山盖世重瞳目:描述英雄的气魄与目光。
  • 眼底无秦鹿:无心于物质的美好,暗示对历史的怀念。
  • 阴陵一夜楚歌声:提及历史的悲歌,营造出哀伤的氛围。
  • 独有美人骏马伴平生:强调忠诚与陪伴的重要性。
  • 感王意气为王死:对忠诚的颂扬,表明英雄气概。
  • 名字留青史:希望被后人铭记。
  • 笑他亭长太英雄:讽刺庸碌的地方官。
  • 解令辟阳左相监宫中:提及历史人物的职务安排。

修辞手法:

  • 夸张:如“拔山盖世”表现英雄气概。
  • 对比:通过与亭长的对比,强调真正英雄的价值。
  • 象征:楚歌声象征着历史的悲哀与怀念。

意象分析:

  • 拔山:象征非凡的气势与力量。
  • 楚歌:象征历史的悲伤与对故国的思念。
  • 美人骏马:象征忠诚与陪伴,传递情感的深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拔山盖世”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庸碌
    • B. 英雄气概
    • C. 普通人
  2. 诗中提到的“阴陵”代表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一个地方
    • C. 一种情感
  3. “笑他亭长太英雄”的含义是什么?

    • A. 讽刺庸碌
    • B. 赞美英雄
    • C. 表达怀念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士禛的《虞美人》与李白的《将进酒》都强调了英雄气概与对历史的感慨,但王士禛更多地侧重于对忠诚与陪伴的赞美,而李白则表现出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态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其十 与恽正叔相约同耕南田,十用回韵 满江红·且问黄花 满江红 大理 满江红 寄万里 满江红 其四 钟伟韬邀泛画溪赋赠 满江红 其七 铁崖顾庵西樵雪洲小集寓中看演邯郸梦传奇殆为馀五人写照也 满江红 其一 自寿 满江红 满江红 武林留别纤云、诵芬两女史 满江红 轻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矛字旁的字 日陵月替 千百为群 鹿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石火光阴 唱付 乚字旁的字 导养 霜斑 斩捕 披霜冒露 花样翻新 恶衣恶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